基于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身份识别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ta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安全可靠地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和认证由于其独特的安全性和便携性已成为热点领域,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基于指纹、人脸、步态、声音、虹膜等生物信息进行个人身份识别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这些特征的固有特性,它们在防伪造、是否活体采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中使用还有缺陷。相比于指纹、人脸等一些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心电等生理信号具有更加隐蔽、独特、不易伪造等特性,在身份识别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极大的丰富与完善了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本文就基于脑电信号的身份识别问题,主要研究了利用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进行身份识别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论文参考以往文献中脑电采集的范式,设计了对被试稳态视觉诱发脑电的采集实验方案;并研究了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脑电信号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以下两种方法对采集到的脑电信号进行个体身份识别:(1)基于频域编码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身份识别。根据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的频域特性,论文对被试个体的脑电频谱进行编码,形成反映个体的特征向量。并使用特征向量对个体进行匹配识别。实验表明,在一段持续时间内采集到的每个个体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都比较稳定且每个个体间的脑电信号又存在较大差异,识别率可达到90%-92.95%;(2)基于深度学习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身份识别。论文深入研究了目前流行的深度学习方法,根据所用到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的特点,提出了一维脑电信号向三维图像转换的方法,该方法保留了脑电信号大量的时频信息以及多个电极的空间信息。设计了一个多分类网络以及一个由多个二分类网络组成的识别系统对被试在不同时间段(每间隔五个月采集一次,共三次)采集到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进行了分析与身份识别。实验表明,在参加实验的被试中,有3个被试的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在较长时间间隔仍然保持稳定,而另外4个被试的脑电信号则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且相比于多分类网络,使用由多个二分类网络组成的识别系统的识别效果更好。在对需要识别的实例连续进行两次检测后,该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3.57%,并且该系统还可以有效的对不属于系统用户中的另外2个充当非注册用户的被试进行拒识检测。最终,根据各实验结果,本文给出了通过建立稳态视觉诱发脑电信号数据库来对个体进行身份识别的具体流程,并对建立的脑电数据库所拥有的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口腔头颈部恶性肿瘤的95%,是全世界第六大常见的癌症,每年新增约30万例。外科治疗仍然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而在晚期病例中,可以同时使用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尽管这些方法在临床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总体存活率仍然普遍较低,约为50-60%。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临床调查中,
纳米陶瓷现多采用纳米粉末为初始材料来制备,纳米粉体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较大,存在表面吸附易团聚现象,烧结过程中纳米颗粒容易长大,且容易引入杂质,影响烧结产物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这些问题制约了以纳米粉末为初始材料来烧结制备纳米块体材料的性能。高压可以抑制原子的长程扩散进而抑制晶粒的长大,高压下截获的新相不受初始材料晶粒尺寸的制约,通过热力学调控可以得到晶粒尺寸更细的材料。本实验采用微米晶γ-Al_2O
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约40%的DM患者可最终导致DN,这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肝癌的发生率在过去十年间显著增加,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肝癌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黄曲霉素B1、烟草以及酒精。新近研究发现脂肪性
多环芳烃(PAHs)是环境中分布十分广泛的一类疏水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其“三致效应”和生物毒性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危害很大。通过多方面研究,微生物降解是目前用来修复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利用生物修复降解环境中的PAHs的研究可为利用微生物修复PAHs污染环境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论文首先从舟山附近海域采集了28份样品,分析了舟山市PAHs的污
本文应用广义伪共形变换方法及分解法研究二阶Camassa-Holm(CH)方程的Cauchy问题在行波Q附近解的衰减性及解的爆破.首先,根据二阶CH方程解的平移不变性(若u(t,x)是方程的解,则u(t,χ+χ_0)也是方程的解)和伸缩不变性(若u(t,χ)是方程的解,则λ_01/2u(λ_01/2 t,χ)也是方程的解),对二阶CH方程的Cauchy问题的解作广义伪共形变换并将其分解为λ1/2(
背景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占所有出血性卒中的70%,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研究表明sICH后出血部位及血肿周围脑组织发生了
利用变分法探究非线性椭圆型方程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质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模型源自于半导体理论和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变分方法研究了非线性薛定谔-泊松系统中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质。利用变分方法,通过仔细分析PS序列的性质,证明此系统存在一个高于基态解的能量的正解。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主要结果。
郯庐断裂带肥东段位于大别和苏鲁造山带之间的张八岭隆起南部,在该地区广泛发育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在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上表现出与下扬子地区同时代岩浆岩一定的差异。为了进一步限定这些岩石的成因及其构造背景,本次工作选择了肥东地区出露的若干个花岗质岩体,开展了岩相学、锆石年代学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显示,四顶山岩体、鸡鸣山岩体、展农村岩体、山口凌岩脉、山口凌岩体和竹
能源是经济的驱动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能源问题已经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以两类能源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能源结构的演化规律,对我国能源结构进行短期预测,并且应用动力学理论研究一类时滞资源-经济-污染系统的混沌控制问题,研究结果有利于协调资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本文运用动力学模型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的演化规律.通过探究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本文建立了我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