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空间,热、光、声环境及空气品质是室内物质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使用者主观感知及健康、情绪、绩效等行为表现。这种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关系的整体性已成为建筑学、建筑现象学、环境心理学与建筑环境学研究的普遍共识。然而目前建筑空间、物理环境研究方法不统一,使用者反应研究类型不全面,不利于充分认识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关系,也无法科学协调环境质量与环境负荷矛盾,进而有碍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筑空间、物理环境作为整体,综合研究其与使用者感知及行为之间的量化关系亟待展开。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灵活而物理环境控制严格,单位面积能耗奇高而建设需求巨大,综合研究其室内环境与使用者关系尤其重要。论文以使用最广泛的办公、教育、科研建筑为对象,在单一空间、稳态热环境及无阳光直射等基本条件下,尝试采用定量方法研究多种环境因素与使用者感知及行为之间的综合关系。首先通过梳理多学科研究成果,将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关系的整体性总结为使用者感知时所有环境因素的综合性,环境影响时各种行为类型的多样性,及使用者感知与行为之间的反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研究的框架方法。而后进行三组实验室实验以验证框架方法的可行性。建筑空间综合感知及行为影响实验突破定性研究的传统思路,建立尺度、围透、色彩三种空间属性与使用者感知及行为之间基本的量化关系。短期暴露下建筑空间与物理环境综合感知及行为影响实验不仅在以往极端高温、低温或阳光直射条件基础上,建立日常热、光环境与使用者行为之间拓展的量化关系,而且确定建筑空间、热环境、光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提出其对环境总体感知的累加模型,发现建筑空间对环境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远大于热、光环境。中期暴露下建筑空间与物理环境综合感知及行为影响实验进一步证实短期暴露实验的环境感知结果,同时揭示了暴露时间对使用者行为的影响作用。最后针对办公、教育、科研建筑以物理环境、空气品质为主体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提出引入空间质量评价,并从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评价标准三个方面分析其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广泛开展使用者与建筑环境关系综合研究对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