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水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各大湖泊和重要水域水质急剧恶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氮、磷等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严重。2010年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农业污染源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化学耗氧量(COD)排放量占到总量的43.7%,农业非点源污染成为水环境污染最主要的来源。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性因素。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形成非点源污染。本文介绍了样本区农业生产情况,分析种植业农作物的化肥农药施用水平,揭示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之间的关系,从转变农用地利用方式的角度,寻求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政策路径。
首先详细介绍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种植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诱因和控制技术、回顾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研究进展。从理论上建立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的内在联系。
其次介绍了太湖流域的污染现状。分析土地利用结构、耕地面积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及结构,阐明研究区域内农业生产的现状。介绍了太湖流域农户调查的基本情况。
再次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用计量模型分析农用地利用方式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具体分为以下两部分:
(1)根据研究区域内农户调查的数据,以种植业土地利用为研究范围,分析不同种植类型、不同经营规模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水平,分析产出水平与农用化学品施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样本区化肥施用普遍过量,施肥比例不均衡。从种植类型看,蔬菜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远高于其他农作物;从种植规模看,5~10亩为化肥农药施用水平相对较低;从产出水平看,农作物产量与化学品施用量之间并无正相关关系。
(2)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典型相关分析中,分析农用地利用方式变量组与农用化学品施用变量组这两组变量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将变量扩展到其他可能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变量,加入农户个人特征、家庭收入、环境认知和培训历史变量,分析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江浙地区化肥超施现象严重,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农用地利用方式深刻影响非点源污染,科学合理的农用地布局和农业经营方式有利于减少化肥施用,可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着手控制非点源污染。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是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新变化,要合理引导经济作物种植,控制化肥农药施用水平。农户兼业、规模经营的经济效益、外来户等因素都需要土地经营权合理流转,实现农户分业经营,保障外来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