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风》是《诗经·国风》中产生于周代晋国的一组歌谣,一共十二首。论文主要研究《唐风》的主旨与文学价值。将《唐风》放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中,立足于诗歌文本,辨析诗中有助于主旨认识的关键字词,并结合诗歌文本的上下逻辑关系加以分析,由此揭示诗歌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对《唐风》的文学价值进行研究。文章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旨辨析。前六章分别对《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杕杜》《鸨羽》这六首诗歌进行具体的主旨辨析;第七章对《唐风》中的另外几首诗歌主旨进行综合介绍。通过对历代有关《唐风》主旨的阐释材料的全面搜集、整理与剖析,对这些诗歌的主旨一一进行研究,认为《蟋蟀》《山有枢》是劝谏国君的两首诗,针对晋国的在上位者的不合礼的作法,诗歌一方面进行了揭露,一方面又饱含深情,体现了“忧深思远”的民风美俗。《扬之水》《椒聊》反映的是东周初期曲沃强盛,晋国微弱的一段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国对君的忧虑。《杕杜》是在晋献公“尽杀诸公子”情况下,亡奔的晋公子自叹其际遇的一首诗。《鸨羽》则是苦于征役的人民忧念父母之诗,充满了回归正常生活的向往。其余六首诗的主旨,三首基本无甚争议,如历来认为《绸缪》是贺婚诗、《葛生》是悼亡诗、《采苓》讽刺听信谗言等。另外三首诗颇为难解,在第七章作综合介绍。第二部分:《唐风》文学价值研究。第八章是对《唐风》文学价值的探讨,首先,《唐风》对后世文学的主题与题材具有重大影响,如《蟋蟀》、《山有枢》是感时惜物诗之肇端;《葛生》是悼亡诗之祖;《绸缪》是今存最早的贺新婚、闹洞房的诗。其次,《唐风》体现的“主文谲谏”、“虚实相生”、“以小见大”等诗法模式多为后世所模仿,影响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后,《唐风》在整体上表现出“忧深思远”的情感特征,既与先民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又具有独特的《唐风》特色。附录:《鸨羽》集注集评。这是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历代学者关于《鸨羽》的阐释材料做了分类整理。这样的集注集评工作是论文研究的文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