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创作总是脱离不开特定的文化。文学作品与文化可说是血肉相连。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背景下,不论是文学“走出去”还是文化“走出去”,都是文学翻译或文化翻译的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大家庭中之一员,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民俗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地关系,几乎所有的民俗事项都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项。因而,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就必然涉及到作品中民俗事项的翻译。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当前已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学者们尤为关注如何方能有效传递文学作品中民俗事项所蕴含的民俗文化信息,即翻译策略(异化、归化)。关于民俗文化翻译质量评估,当前鲜有涉猎。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中之重要一环,是翻译研究的焦点与归宿。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策略,都是研究如何基于原文产出译文,而非作品创作,其基础应立于忠实之上。可以想见,随着中国文学“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将会有大量的文学作品译成外文。除了翻译策略,对于这些译作质量的评估不应缺席。对于翻译质量评估,传统上多是好与不好,忠与不忠,信与不信,对等与不对等等两元评价。这样的评价相当模糊,难以真实、客观地反映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关系。此外,在翻译实践中,译文与原文的完全对等通常只是一种的美好憧憬,难以实现。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客观事物间的差异是模糊的,而非泾渭分明,界限清晰。对于翻译质量评估这种模糊现象显然不适宜采用传统的二值评估方式。为了应对模糊现象的评估, Zadeh于1965年提出模糊集合理论并基于此发展成模糊学。模糊学理论采用隶属度的方式来描述模糊现象间的差异与相似。依据隶属度原则,译文应是在两极之间某一点与原文对等,即只能是在好与不好,忠与不忠,信与不信,对等与不对等的区间。通过如此之法,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关系得到更为准确刻画。本次研究拟采用模糊学理论尝试评估译文中民俗文化事项的对等性。所选语料为葛浩文所译莫言获奖作品《红高粱家族》中的民俗文化词汇。莫言的小说多以描写农民和农村生活,小说中拥有大量的民俗事项,可以为研究提供真实可信的语料。小说《红高粱家族》就是其中之一部。依据研究语料——民俗文化词语,评价参数选用Leech的词语的四层语义,即指称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和情感意义,着力从以下三点来考察译文中民俗文化词语的对等性:1.译文中民俗文化词语是否与原文对等?如果对等,那是一种怎样程度的对等?2.译者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这样层级的对等?通过观察隶属度数值可以发现,译文中民俗文化词语与原文有较高对等性,总体平均对等度达到0.62。另外,依照民俗文化词语四层语义对等性的具体隶属度还可以看出,指称意义与原文的对等度最高,约为0.7;另外三层派生意义的对等度则要低一些,内涵意义约为0.64,社会意义约为0.57,情感意义约为0.49。由此可以认为,葛浩文(译者)主要关注民俗词语的指称意义并通过此层语义实现跨文化交际。此举一则是出于忠实原则的考虑,二则这些词语均存在于一定的语境之中而非孤立独处。这些语境均可为其余派生意义生成提供或多或少的弥补。本次研究有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意义:首先,验证了模糊理论较之既往的二元评价更适于译文质量评估这样的模糊现象,其评价能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关系。对于译文评价向着客观、准确的方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在实践中可以采用译出词语指称意义的方法来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词汇,实现跨文化交际。这也是保持译文忠实性的可行且关键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