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拔秆机拔取机构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o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棉花秸秆是棉花生产收获后的副属产物,也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可再生资源。棉花秸秆传统收获过程中棉农拔秆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秸秆收获后还伴随着秸秆打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棉花联合生产及其扩大化。因此,根据南方种植的实际情况以及农艺要求,研制—种适合南方地区的小型棉花秸秆拔秆机意义重大。然而棉秆的拔净率和拔断率决定了拔秆机构拔秆效果的优劣,为了提高拔秆机构的拔净率,笔者结合现有棉秆拔秆机构的优势及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现有机型拔秆效果较差的原因,通过对机构的优化设计与试验,以期得出拔净率最高、拔断率最低时拔秆机构的参数。棉秆拉拔力的大小决定了拔秆机构的起拔力、夹持力等,也将影响拔秆方式的选取。对影响棉秆拉拔力的因素进行试验,得出了不同参数下棉秆拉拔力的最大值,依据该拉拔力选取合适的夹持力,从而提高棉秆拔净率、降低拔断率。棉秆拉拔力的试验结果表明:棉秆直径与起拔力呈正相关回归关系,相关系数为0.861。土壤含水率越高,起拔力越小,土壤含水率越低,起拔力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大,起拔力越大,土壤紧实度越小,起拔力越小。起拔角度对起拔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拉拔力与水平呈30°-45°时,起拔力较小。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不同情况下棉秆拉拔力的大小为300-1000N。笔者依据提辊式拔秆原理的优点以及棉秆拉拔力的数据参考,设计了该拔秆机拔取机构,通过分析该拔秆机构和尺寸计算选取,得出了机构最优尺寸参数;合适的结构设计以及较优的尺寸参数能更好的提高棉秆拔净率和降低拔断率。笔者所设计的棉秆拔取机构能较好的满足南方田块一垄两行进行棉秆拔取,同时具有不对行拔取,能够对棉秆根部泥土清理,对棉秆进行预压缩处理以及棉秆持续输送的优势,能够较好的满足棉秆拔取的工作要求。运用ADAMS/View运动仿真软件对棉秆拔秆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以此保证棉秆拔秆运动的可行性;运用(PRO/E)有限元分析对棉秆拔秆部件拔秆齿的弯曲应力、弯曲形变、弯曲位移等进行分析及优化,同时提出了优化改进方案以及尺寸优化,用以保证棉秆拔秆的合理性。通过虚拟仿真、优化设计以及动力学分析,得出了拔秆机构关键部件的最优尺寸以及保持拔秆机构稳定性的尺寸参数,机构优化后能进一步提高棉秆拔净率、降低拔断率。通过机具的土槽试验,验证了该机具设计与分析的合理性。决定拔秆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参数是棉秆的拔净率和拔断率,而影响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主要因素为机具前进速度、刀辊旋转速度、辊刀入土深度。为了找出各因素对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影响程度以及得到各因素的最优组合,进行了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棉秆拔净率和拔断率的因素大小依次是辊刀入土深度、刀辊旋转速度、机具前进速度;当辊刀入土深度为15cm,刀辊旋转速度为415r/min,机具前进速度为0.8m/s时,棉秆拔秆拔净率为95.8%,拔断率为9.6%,拔秆效果好。
其他文献
FDI在罗马尼亚早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几乎全面禁止了FDI。在1989年后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罗马尼亚重视并积极利用外资,FDI流入量持
本文通过用溶菌酶饲喂猪来研究其应用价值。试验1通过用溶菌酶饲喂怀孕母猪来研究预防仔猪腹泻及对仔猪增重的影响;试验2通过用溶菌酶饲喂仔猪来研究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同时
水质监测作为水污染控制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状况提供依据,对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阐述水质监测
<正>洗衣粉效果差不多广告里,前一个镜头,孩子把衣服弄脏了;后一个镜头,衣服在洗衣粉水里泡一下,一甩就干净的不得了。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工作人员买来每千克9元、11.2元
转向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如何设计一个适用于现代汽车的转向系统使汽车有较理想的操纵稳定性,至始至终是各个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
在石油加工工业和化学工业中,精馏是分离液相混合物十分重要的操作单元,同时它又是一个高耗能设备。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存在
以市场上现有的齿盘式拔棉秆机为基础,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设计了棉花秸秆拔秆机,建立仿真模型,结合COSMOS/Motion、COSMOS/Work和Simulation对所设计的拔棉秆机进行
近年的国际投资协定中规定的投资者与东道国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从实质看,是将此类争端解决进一步推向国际化。这种争端解决机制的国际化发展有助于强化投资者的保护,创造有
通信网络信息系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其安全隐患,研究人员以及用户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让安全隐患减少,同时依据其发展特点,研制出新型的维护技术。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