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ger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渗透(FO)过程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型膜过程,本文针对正渗透过程的特点制备了聚酰胺复合正渗透膜。通过相转化方法制备了多孔支撑底膜,研究了成膜影响因素及制备工艺条件;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了表面超薄分离层,研究了界面反应的各种条件对分离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正渗透过程中的测试条件对正渗透膜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制备的复合正渗透膜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考察了膜的性能及其耐污染情况。通过改变底膜聚合物种类及其浓度、溶剂类型、添加剂浓度等因素制备了由不同铸膜液配方所形成的多孔支撑底膜,并研究了不同多孔支撑底膜所制备的复合正渗透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底膜聚合物的种类不同所得到的复合膜的膜孔结构和表面形貌也不同。对于相同聚合物随着其浓度的增大,复合膜的水通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铸膜液中添加剂浓度的增加,复合膜的水通量也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而截留率差异不大,都在95%以上。因此得到了最佳的底膜成膜配方是:18%的聚砜+73.6%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8%聚乙二醇-400(PEG-400)(添加剂)+0.4%的H2O(非溶剂)。考察了底膜成膜过程中的成膜工艺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聚砜膜对环境湿度的影响较为敏感,随着环境湿度的改变得到的复合膜的性能有较大差异;挥发时间对形成的底膜表面孔有重要的影响;凝胶浴的温度对底膜的孔结构也有重要的影响,复合膜的水通量随着凝胶浴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因此有最佳的成膜凝胶浴温度,最终得到了最佳的成膜工艺条件是:环境湿度为72%rh左右,室温25℃,挥发时间30s,凝胶浴温度40℃。考察了不同界面聚合条件对表面分离层的影响,包括水相和有机相的浓度及界面聚合反应时间等影响表面分离层的致密程度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表面分离层形成条件是:间苯二胺(MPD)浓度为2%,均苯三甲酰氯(TMC)浓度为0.1%(v/v),界面反应60s。研究了正渗透过程中的操作条件如膜面流速、汲取液浓度、膜朝向等对所制备聚酰胺复合正渗透膜性能的影响。采用所制备的复合正渗透膜对各种浓度的苦咸水进行脱盐处理,结果表明其对高浓度的苦咸水和海水都有较好的脱盐效果但是水通量相对较低。将制备的聚酰胺复合正渗透膜在反渗透条件下测试得到的水通量和截留率均较高,分别达到了38.6L.m-2.h-1和98%以上,且其耐压密性能较好。所制备正渗透膜在耐污染方面也表现了很好的优势,在膜的分离层朝向原料液侧的耐污染实验中,膜的水通量几乎不发生衰减。
其他文献
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陕北不同产地红枣多酚的抗氧化活性。测定了红枣多酚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清除H2O2的能力。结果表
采用水热法由石榴皮制备氨基化生物质炭,用于吸附水中汞离子,考察了溶液pH值和汞离子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作为溶剂可明显增加生物质炭的氮含量,吸附能力显著
目的:评估根治性放疗加外科挽救手术或手术加放疗综合治疗晚期扁桃体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晚期扁桃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根治性放疗加外科挽救手术21例(A组)
近几年,我校通过开展小种植教学活动,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本校特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在校生1600多人,校园占地52万平方米,其中有10块园林和6700平方米
以溶液聚合法合成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SMA)为主反应,半焦为添加剂,使其进行复合,通过测定复合物的强度和硬度,对反应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过程中添加半焦,反应时间控
本文抽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1月部分基金和股票样本,构建低估值股票投资组合,并对基于市净率的股票交易策略进行实际应用,计算股票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最后比较定期储蓄、国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传统的按劳动分工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已经难以适应包含客户(Customers)、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