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口腔黏膜病中患病率仅次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常见疾病,因其长期糜烂病损有恶变现象,WHO将其列入癌前状态。临床上根据病损黏膜状况可将扁平苔藓分为普通型和充血糜烂型,这种分型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口腔扁平苔藓的病因不明,但因其典型病理特征为上皮下淋巴细胞带状浸润、上皮内T细胞数量增多和基底上皮细胞液化变性,提示该病可能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性疾病。多种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如IL-10、IL-6.IFN-γ及TNF-a等。CXCL12(又称SDF-1,基质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分别属于CXC类趋化因子和CXCR类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研究表明,CXCL12/CXCR4轴在机体的免疫、炎症、干细胞归巢、肿瘤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XCL12/CXCR4轴既可以吸引T细胞到达特定位点,介导CD4+T细胞转化为调节性T细胞-1(regulatory T cells,Tr-1),同时又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向损伤组织归巢最重要的生物轴。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XCL12及CXCR4在正常口腔黏膜及不同分型不同分级的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初步探讨CXCL12/CXCR4轴在口腔扁平苔藓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收集临床及病理确诊的口腔扁平苔藓黏膜31例为实验组,将实验组依据其临床分型、分级分别分组,将每个标本的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CXCL12及CXCR4的免疫组化染色和阴性对照。收集正常口腔黏膜10例为对照组。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定性观察CXCL12及CXCR4在不同病变组织的表达情况。2.对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图像半定量分析:切片输入图像分析系统,对表达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每张切片在40倍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测量CXCL12及CXCR4的累积光密度值(IOD)。3. CXCL12及CXCR4累积光密度值结果以均数及标准差(X±s)描述。显著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依照临床分型分为三组,三组进行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依照临床分级分为五组,五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对临床分级与CXCL12及CXCR4进行Person相关系数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CXCL1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XCL12在上皮层中弱表达,主要分布在基底层细胞胞质中,在棘层及颗粒层细胞胞质中CXCL12的表达极弱。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总体说来,CXCL12在上皮层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及棘层细胞质及细胞间质中,在颗粒层细胞胞质中,CXCL12弱阳性表达。网纹型与糜烂型相比,染色部位相似,染色强度较浅。2. CXCR4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正常口腔黏膜的组织切片中,部分标本中CXCR4在基底层及棘层部分细胞胞质中极弱表达,颗粒层及近颗粒层的棘层中无表达。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切片中,总体说来,CXCR4在上皮层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基底层及棘层细胞膜及胞质中,在颗粒层细胞胞质中,CXCR4弱阳性表达,染色强度比正常口腔黏膜强。网纹型与糜烂型相比,染色部位相似,染色强度略强。3. CXCL12免疫组化累积光密度检测:依临床表现分组,网纹组与对照组,糜烂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纹组与糜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临床分级分组,五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分级与CXCL12的累积光密度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4. CXCR4免疫组化累积光密度检测:依临床表现分组,网纹组与对照组,糜烂组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纹组与糜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临床分级分组,血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分级与CXCR4的累积光密度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本实验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与正常口腔黏膜相比,CXCL12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分布向表层扩展,表达强度增加,网纹型与糜烂型相比,染色部位相似,染色强度较浅,临床分级与染色强度无明显相关性;CXCR4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分布向表层扩展,表达强度增加,网纹型与糜烂型相比,染色部位相似,染色强度较强,临床分级与染色强度无明显相关性;CXCL12的染色强度与CXCR4的染色强度呈正相关。该实验结果提示CXCL12/CXCR4轴在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一定作用,为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