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承载着近200万人民的生活起居与生产活动,其中游地区景观类型众多,存在着大量的农田-林地-绿洲-荒漠相互交错的独特景观类型。但是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紧缺,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及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合理利用问题。特别是国家实施“97”分水计划后,加大了对下游地区的分水量,这更加剧了中游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程度。因此,研究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对当地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10月份(雨季)黑河中游地区的多种景观类型0~100c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定点的监测,并利用Hydrus-1D软件对不同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模拟,得出了以下几条结论:(1)垂直方向上,5~10月各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现出如下的变化特征:河岸滩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趋势;河岸林在5月、6月和9月呈现出增大-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在7月、8月和10月则呈现出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老农田呈现出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农田防护林呈现出逐层增大的变化趋势;新农田呈现出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过渡带呈现出减小-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荒漠呈现出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2)各个景观类型在5~10月的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是浅层(0~40cm)大于深层(60~100cm),即浅层的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异性大于深层。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应加强浅层土壤水分的管理,以缓解由于浅层土壤水分的亏缺而对农作物造成的减产。(3)5~10月各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大小排序为河岸滩>河岸林>农田防护林>老农田>新农田>荒漠>过渡带,基本上呈现出距离黑河河道越远,土壤水分含量越小的分布特征。且河岸滩和河岸林的土壤水分含量对河道来水量的响应较为明显,而农田和农田防护林的土壤水分含量对灌溉的响应较为明显,过渡带和荒漠的土壤水分含量对降雨和植被根系吸水作用响应较为明显。(4)时间尺度上,Hydurs-1D模拟的各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的分布特征如下:5月中旬至6月中旬出现逐日增大的景观有:老农田,过渡带和新农田景观;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出现逐日增大的景观有:河岸滩、河岸林、老农田和新农田景观;7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现逐日增大的景观有:老农田、农田防护林和新农田景观;8月中旬至9月中旬出现逐日增大的仅有新农田景观;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现逐日增大的景观有:河岸滩和河岸林景观。(5)Hydrus-1D模型在各景观类型中的模拟精度为过渡带>荒漠>河岸滩>河岸林>老农田>新农田>农田防护林。(6)在5~6月和8~9月两个时间段,农田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出现了减小的变化趋势,而5~6月正值玉米的出苗期,玉米植株对土壤水分含量的要求较高,8~9月正值玉米的灌浆期,玉米籽粒增产效果明显,故为了保证玉米的高产,应适当增大这两个阶段的灌水量。但10月份为玉米的成熟期,而农田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含量较其余月份大,故可适当减少此时农田的灌溉水量。此外,5~10月农田防护林的平均土壤水分含量高于农田景观,故在以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应减少灌溉水的渗漏,如采取少灌而勤灌的灌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