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将“母亲”这个形象定位成勤劳善良、温柔贤慧的化身,文学史上也出现了一位又一位伟大、慈爱的母亲形象。也正因为慈爱、无私等美好品性集于母性一身,才使得传统母亲形象成为一直以来男权社会下的一种美好点缀,她们一代代辛勤付出,养育生命,甘做男性的陪衬,安于“贤妻良母”的现状,而忽视了自身的追求与理想。但是,崇高、善良的母爱并不能解决女性的生存困境,神圣化了的母性精神不仅不能改变长久以来形成的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深蒂固的现实,而且,这层“神圣”的外衣还会成为女性解放自身的障碍,麻痹女性的理性智慧,终将沦入男权的期待视野之中。近代以来,许多觉悟的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了解女性命运,探究其悲剧原因,塑造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女性生存状况的改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文旨在对20世纪各阶段的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对比研究,从中探寻各个时期的母亲的生活状态、社会地位的特征和发展流变,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时代变化和现代文明对中国母亲的重大影响。具体来讲,本文对“五四”时代到1949年、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这三个历史阶段的母亲形象进行了分析,最终对这一学术研究作出价值判断。第一个时期(“五四”时期到共和国成立)作品中的母亲在男权的统治之下,是封建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大多背负着封建伦理道德烙下的诸多苦难和不幸,是被侮辱被损害的一个群体。她们只能默默地承受在各种清规陋俗下的人生苦难,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第二个时期(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成立,使得这一时期的妇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女性终于直起腰来做了一个大写的人,她们全方位地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意识也开始觉醒。但是激昂的口号并不能很快解决几千年积淀的父权制传统文化观念对女性的歧视。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至今)的妇女不仅自强不息,而且女性意识高扬,颠覆了男权社会里两性关系中男人处于操纵、主控地位的性别秩序。而几千年传统文化对女性现实人生的制约也是巨大的,封建制度消灭了,人们思想上的封建观念、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封建意识仍然存在,仍然成为女性前进路上的障碍。同时,女性自身在长期封建压迫和男权统治下形成一定的性格弱点和心理机制方面的缺陷,如柔弱、自卑、狭隘、嫉妒等,这些负面的东西牵制着她们的前进步伐。本文运用社会学、统计学方法,对参考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汇总,对比分析,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归纳分析总结各历史阶段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进而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发展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