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相关论文
本书立足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文学史概念,把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域外小说的刺激与启迪作为20世纪中国小说产生、发展的文化背......
该文对20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研究立足于多元宽容的学术眼光,试图在世界文学的横向联系与中国文学的纵向发展交汇成的立体时空和一......
该论文关注的是20世纪社会转型中伦理变革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联.由于晚近中国历史发展的悖论性结构和中国传统文化伦理中心主义的......
该文首先分析了夏衍意识形态境域的构成特点、其内在构成和无法排解的矛盾的成因,并将其放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环境中、放在中......
本文指出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已经走过了一条选择、疏离与反思的行程。在这个过程中,合理性与局限性共存,经验与教训同在。本文的......
中塑造了大量的畸人形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上的残疾人;二类是心理变形的疯子.20世纪中国文学中也有这两类畸人形象,可看作是......
摘要: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革命”一词始终是频繁出现的核心词汇之一。可见,“革命”一词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系非同一般。本文从......
欧文·白璧德文学批评思想理论内核蕴涵的深入研探,将触及四方面主要内容的论析:一、文学批评应持守古典精神之内在标准;二、文学......
对于文学实践中民族和个体的关系,过去百年中国文学批评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二元论的思维框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需要......
从现代性叙事理论的角度对在20世纪中国历史语境中的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写作之间的某些核心观念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 ,把文学......
策略化,亦即将文学作为从意识形态和情感一心理角度巩固新生政权的基本手段,是"文革"文学发生的根本原因.文学策略化的本质在于文......
摘 要:革命是一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制等方面的全方位的变革运动。对于20世纪的中国社会与文艺领域而言,“革命”所起到......
王蒙1988年的文章《文学:失却轰动效应以后》在文学之"轰动效应"的意义上可谓一语道破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时代关系的实质。从文学这一......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农民的生存方式或状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安逸的状态,此时他们麻木、健忘、懒惰、温良;另一种是生存危机的状态......
《话语与文学》是文贵良教授新近付梓的论文选,所录论文集中在其多年潜心钻研的话语研究领域。正是敏感于从晚清到21世纪的中国文学......
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汪曾祺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作家,一方面是他以自己不倦的创作践行了心灵关怀这一主题;另一方面是他在文体学上的......
时间:2009年9月16日15:00—17:00地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会议室主讲人:北京大学中文系贺桂梅李宪瑜:今天我们很高兴地请到了北京大学中......
当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很大遗憾:由于两岸政治的长期对峙,致使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一翼的台湾文学在<20世......
"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文学概念已逐渐为大家所接受.思考和总结其总体特征,便成为文学研究者不容回避的时代性任务.乐......
现代性是一种文化立场或知识立场,将其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有利于对传统政治社会学方法论和文学史观进行全面改造,有效地......
左翼文学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和基本格局......
时间的冲洗,会使历史与历史对象的本来面貌被有意或无意地更改,尤其在历史与文化的转折关头,更是众声喧哗.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存在盘根错节的关系,而不同的政治语境又决定着文学的不同走向,呈现不同的审美规约,形成了文学的......
立足于新世纪回望20世纪中国文学,“启蒙—革命”的文学主脉凸显得异常鲜明。尽管20世纪中国文学并非仅仅是“启蒙—革命”的文学,......
"物性"是文学抒写的一个重要维度,对文学的人性描写具有平衡和矫正的功能。由于受到"新民"、"立人"、反帝反封建等启蒙与革命目标......
审视20世纪的中国文学,想像力的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匮乏与聚讼不已的现代性有关.具体来说,是与科学所倡导的理性思维有关;......
文学创作方法是作家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方法,它客观地存在于文学创作实践的过程中,并通过文学作品反映出来。这些作品无......
20世纪的中国是社会巨变的过程,同时这也是传统文化面向现代转型的过程。《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将文学批评从政治依附的窠臼中剥离......
长久以来,"20世纪中国文学"的研究,事实上仅限于"20世纪中国大陆文学"的研究.这种抱残守缺的做法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反思,由此开始了......
文艺大众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事件之一.文艺大众化的正式提出是在20年代,但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晚清的兴小说与倡白话.李南桌......
相对于文学研究界不时冒出的这个热那个热而言,赵树理研究始终显得有点寂寞和冷清.但谁也无法否认,赵树理的文学实践及其影响、还......
我们对于新文学传统主要强调了五四文学在与世界文学联系中所产生的现代性思想,而相对忽略了在与“民间”联系中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倾......
摘要: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于1936年出版,出版后立刻在美国引起轰动。1939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掀起......
在新世纪启程不久的有限时间间隔中,要认真回顾、反思、掂量和定位鲜活的20世纪中国文学,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冒险性。由长期致......
本专辑集中讨论了台湾文学研究的一系列前沿问题:当前台湾文学的主流;"重写台湾文学史";台湾文学的史料发掘的意义;祖国大陆台湾文......
近代以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的风水观因其缺乏“真确的知识”而受到摒弃和批判,五四以来风水一直受到科学理性、唯物主义主导的文......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德性内涵就一直变动不居,传统理性、现代理性、后现代理性交互影响,彼此渗透,直接带来了德性内涵......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考古学研究的流域转向,文学与流域文化的关系引起学界的关注。依据中华文化“多源说”观点,中华文化发祥地分......
由于传统哲学和现代社会现实的影响,中国现代美学家在引进西方审美理论时,创造性地把审美和功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现代特殊的审......
近年来,我们在《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大学学报》、《求索》等刊物,不断读到罗维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匪类叙事的研究论文。2009年5......
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心事件之一。这种形象塑造的方式是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58年之后的文学......
现代性是来自欧洲启蒙运动并迅速全球化的哲学理想,现代化是其社会图景。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初期的启蒙救亡、中期的政治遽变、“文......
针对黄子平、陈平原及钱理群三位学者提出的20世纪的中国文学的某些总体特征加以商榷,认为乐感性与悲剧感的争锋,对西方的模拟以及......
已著作等身的朱德发先生近年著作连连,从<五四文学新论>到<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从<评判与建构>到<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
古典主义在中国研究论题的拓展性探究将不可避免地触及三方面内容:一是一个被遮蔽了的研究论题:古典主义在中国;二是古典主义与20世......
文学是一种关涉到作家、世界、文本、读者四要素的活动过程.自有文学以来,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就不断生成着各种各样带有差异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