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转移酶及葡萄糖的荧光传感新方法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c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基转移酶催化的DNA甲基化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过程,在改变DNA的构象、染色质的结构,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调节作用。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和甲基化水平的异常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DNA甲基转移酶也因而成为医学诊断及治疗一些复杂疾病的重要靶标。因此,开发建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的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检测方法不仅在表观遗传等基本生物过程的研究而且在相关疾病诊断、药物开发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葡萄糖是糖尿病诊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研究建立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价格低廉的葡萄糖定量检测方法,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基于一些简单、高效的核酸扩增技术,以及性能优异的Ce02纳米材料,发展了分别针对甲基转移酶及葡萄糖两类物质的新型荧光传感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论文第二章,我们基于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核酸扩增技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检测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新方法。在本方法中,只需要设计一种简单的茎环结构DNA分子,其茎部含有Dam甲基转移酶特殊识别5’-G-A-T-C-3’序列,且3’末端被磷酸封闭。当Dam甲基转移酶作用于该茎环DNA探针时,DNA探针甲基化成为含有5’-G-mA-T-C-3’序列的结构。该甲基化位点能够被Dpn I酶特异性识别并切割,释放出3’-OH末端。在TdT酶和dTTP存在下,无需模板,可延伸出长达数千碱基长度的polyT。随后加入OligoGreen对其染色。通过检测产生的荧光强度变化即可实现DNA甲基转移酶的灵敏测量。这种新型的DNA甲基转移酶的荧光方法具有设计简单、灵敏度高,无序列依赖性,在均相中即可检测,并且通过合理的探针设计本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其他蛋白酶的检测中去。2、论文第三章,我们以CeO2为优良的荧光猝灭剂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检测葡萄糖的荧光方法。在本方法中,CeO2表面同时存在着Ce3+和Ce4+,CeO2表面的Ce3+可以将钙黄绿素的荧光猝灭;但是当体系中含H2O2时,CeO2表面的Ce3+被氧化成Ce4+,Ce4+对钙黄绿素的猝灭能力显著降低,钙黄绿素的荧光得到恢复,基于此方法我们就可以实现对H2O2的含量的检测,该方法对H2O2的检出限为8nM,这比单纯的Ce3+/钙黄绿素的传感体系低3个数量级。同时,H2O2又是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的产物,同时在葡萄糖氧化酶的辅助下,我们通过基于CeO2为荧光猝灭剂方法就可以检测葡萄糖活性的荧光。该方法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快速灵敏,能准确检测到低至110 nM葡萄糖。
其他文献
理欲之辨是维持传统政治秩序的根本观念之一,在古代它被"存天理,灭人欲"的非人本主义所取代,造成理欲之间的对立。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以人为本,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
在滨江公园建设过程中,森林植物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森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好坏影响着沿江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品质。文章在分析金海湾公园的现状植物、水分、土壤等基础上,提出
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在日常活动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关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具有战略意义。这些发展导致了高度动态的网络利用,其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课程的合理实施,可以与学生的就业进行无缝对接,为社会初级计算机专业人才输出起到基础支撑作用。课程在
百年来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告诉中国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强盛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才能指导与时俱变的社会主义事业。党
近年来,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逐渐被各方面所重视,由于当代大学生主体是80后青年,项目人群具有特殊性,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很大。传统的被动悬架其阻尼和刚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无法进行调节,因此
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形式上表现为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力控制和利益分配,但是实质上更多地表现为股东之间的权力控制和利益分配。不同
国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体质的增强和改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体质是可以综合某个群体或者个体在某个时期内身体发
目的:总结近年来开展的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探讨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移植的疗效及顶层设计与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