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教育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切实地开展素质教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中共十八大的教育指示,某种程度上解决我国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部动机。就隐性课程得研究,国内学者多是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理论阐述,而对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则是沿用了班杜拉提出的相关理论。本研究试图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隐性课程背景下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探究相关变量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本文在隐性课程背景下关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拓宽了研究视角,同时为民族院校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工作提供了实践证据。本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以85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问卷的调查对象。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更多地依赖大学生的主观感受。通过自编《隐性课程认知调查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1),以及开展大学生团体焦点访谈,从物质-空间类、文化-心理类和组织-制度类课程三个维度,对隐性课程的认知进行了初步探索。结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0.940之间),《成就动机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0),《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0)对民族院校隐性课程背景下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开展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隐性课程认知在性别、年级、民族以及专业上存在差异,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民族以及专业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民族院校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隐性课程认知、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追求成功的因子与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各因子显著正相关(P<0.01),避免失败的因子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P<0.01)。隐性课程认知与社会支持共同预测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14.5%的变异,追求成功动机预测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3.2%的变异。因此隐性课程认知与社会支持在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上共同发挥作用,文化-心理类隐性课程与主观支持则起着关键作用。根据上述统计结果,结合访谈结果对民族院校隐性课程背景下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开展分析,学校层面对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起到导向作用,学校导向、引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其实施者教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除了接受教师的教育,同样离不开父母无微不至心理上的关怀,除了从外部帮助提升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提升学业自我效能感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图构建"学校、教师、家庭、个人"四位一体的干预措施,作为提升改进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