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是产生杂交种子的基础,可以省去人工去雄的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以1994年在本课题组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系S903[(Q7-6-1×黑12-1)×浙春1号]的稳定后代中发现的一个天然不育突变体S903B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植物学特征特性、不育性表现、遗传学特点、细胞形态学和RAPD研究,所得结果如下: 1.S903B株型紧凑,株高中等,抗倒伏,在浙江省正常春播,7月中旬可以成熟。在完全不育或少量结荚时,表现为光合产物在茎、叶中积累和滞留,形成膨大茎。不育株与可育林相比,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差异不大,但单株粒数(荚数)差异明显,由此导致R6期的单株叶面积、叶干重、茎干重、比叶面积(SLA)、叶重比(LWR)差异较大,除SLA外,S903B的其余性状均高于可育株。 2.对S903B的不育性和结荚特性所进行的研究表明,S903B雌性育性正常,即不育株的不育性由雄性不育所致。S903B不育株的雄性不育度很高(花粉发芽率≤0.80%),且不育性稳定。调查S903B不育株的自然授粉后代的分离比例和杂合体后代的育性分离比例,可育株与不育株的比例为3:1,这表明S903B雄性不育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对S903B杂合体后代进行分期播种,考察分离株系的比例,所获的初步结果表明,S903B并不受当地光温条件的制约而造成育性的转换,也即其不育突变体不属光温敏类型。 3.对细胞形态学特征发现,在花粉粒形成期,可见不育林与可育株在花粉粒的染色程度、内含物多少、饱满程度、发芽孔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从而可以找出S903B的败育证据,如花粉粒皱缩、花粉囊无花粉 4.用 3个大豆基因型对 5903B不育株进行杂交,对其分离后代鉴定 l 出 MSMS,MSss,msms ; 应用 RAPD技术对 MSMS和 msms进行分析,在所用 7 的45个引物中,只有第19号引物可以区别出5903B不育株与可育株在D 特定区域 DNA片断的差异。这为今后应用该引物来鉴定 5903B雄性不育 l 尔晃正堡帖。1 5.目前国际上迄今共报道了 ms;一s。6个大豆雄性不育雌性可育类 l 型的雄性不育突变体,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也报道了一个夏大豆类D 型的雄性不胃突受体。本研究所发现和研究的5903B雄性不胃系,为我T 国南方春大豆中第一个较早熟的隐性核不育大豆基因型,表现为雄性不D 育 雌性可胃,在大豆的轮回选择百种中应百巨大的利用潜力。5903B哭 变体是否与ms;一s。等位,还需进行等位性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