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卸荷岩体开挖与支护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oshinoYu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兴建,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的实施,在水利水电工程、铁路交通、石油天然气等众多的西部工程建设中,岩体力学与工程学科也将面临严峻挑战。在西部高山峡谷地带修建大型地下洞室,必然要进行大规模开挖施工而建造,并且开挖形成大量卸荷围岩体,这些岩体的开挖与支护问题成为设计与建设以及安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其工程处理措施方式的选择对工程的造价和工程岩体稳定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这些大型岩体变形控制及保证地下洞室的稳定等技术难题,迫切需要开展开挖卸荷岩体的变形机理相关的支护研究。2011年,在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中,把研究“超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与支护”作为关键技术科技研究项目,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论文针对水布垭电站地下厂房工程围岩稳定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厂区围岩的地质特征和工程特性、主厂房围岩稳定性与软岩处理措施和厂房的安全监测与动态反馈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了“工程组合岩体”分级方法,解决了水布垭工程层状复杂岩体质量级别划分问题,也为岩体质量分级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通过厂区构造变形研究,确定了厂区地质特征及工程岩体概化特征。(2)通过试验研究,将地下厂房围岩分为较均质的坚硬岩体、中厚层、厚层的较坚硬岩体、薄层状软硬相间的复合岩体和剪切带软岩等4种类型,并获得了上述4类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抗剪强度参数。同时获得了厂区软岩岩层的性状特点和破坏形态,并取得了各种软弱层面的抗剪强度参数。(3)根据地层、岩性条件,结合电站运行要求和数值分析成果,通过研究,确定了对控制地下厂房围岩稳定的边墙中上部软岩(p1q3),采用圈梁式超前软岩封闭支撑体结构进行处理,确保了厂房上部围岩的刚度与完整性,保证了软岩上下层岩体之间力的传递,防止软岩压缩挤出变形;同时,利用封闭圈梁对软岩形成围压,基本保持软岩岩层的原始受力状态,维持软岩的承载能力,以达到充分利用软岩的目的。对控制地下厂房围岩稳定的边墙下部软岩岩层(p1q3、马鞍煤层及黄龙剪切带),采取保留软岩支撑隔墩处理,发挥隔墩对地下厂房上下游边墙的支撑作用,限制厂房边墙变形,并达到了有效降低厂房全断面开挖高度和限制下部软岩回弹变形的目的。(4)对厂房上部及下部软岩不同处理方式及洞室围岩不同支护方案,进行了二维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验证并优化了软岩处理方案及洞室围岩支护参数。(5)通过对地下厂房工程各部位监测的重点、难点分析,确定了施工期临时监测设施及永久监测设施的布置,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原则。动态进行了地下厂房施工期稳定评价、预测与反馈优化研究,提出了厂房开挖程序、支护参数及软岩处理的优化建议。(6)根据实际揭露的地质条件,结合安全监测和反馈优化研究成果,对地下厂房的施工程序、开挖方式、支护参数进行了动态优化,完整实现了动态设计及信息施工。
其他文献
以没食子酸为标样,研究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枳椇果梗总酚含量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枳椇果梗提取物加Folin-Ciocalteu试剂0.6mL、20g/100mL Na2CO3溶液1.5mL,定容至10m
在我国,黄土分布的广度、黄土的厚度和发育的完整性都是世界罕见的。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山西、陕西、甘肃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西部,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灌注桩越来越多地被
评估服役多年压力容器壳体材料剩余的使用期,均基于腐蚀及疲劳损伤的原理进行评测。对于服役多年的压力容器壳体,当壳体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下降后,如何合理地评估,在国内外标
<正>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被肥胖问题所困扰,肥胖问题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尤其是近年来我国
中国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产物。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一方面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矛盾,引
目的:在于通过了解不同运动项目对人体脂肪分布及含量的影响,从而为日后人们运用适当的运动方式为不同身体形态的人控制体重以及减去多余的脂肪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北京体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全血和尿液中29种药物的方法。[方法]全血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经Ostro 96孔磷脂去除板净化,尿液样品用乙腈直接提取,采用ODS反相色谱柱
对94例急性重度脑外伤CT表现有环池改变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脑外伤后CT环池改变及动态观察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唐灭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同时在大江南北还有十几个割据政权存在,历史上称这一分裂割据时期为五代十国,虽然仅存半个多世纪,但由于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