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筹集资金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作为市场主体的上市公司在获得证券市场初始融资后,因上市公司发展或资本运作的需要,在证券市场再融资是可供选择的最佳方式之一。再融资己经成为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要的融资渠道。研究再融资的股价效应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融资方式,了解其对我国股市短期内的冲击,规范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增发新股、配股、可转换债券为研究对象,在再融资的股价效应理论基础上,运用事件分析法,选用2007年公告再融资的所有符合条件的研究样本建立了43个回归方程,对我国在2007年公告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公告日期间的平均超额收益率、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进行度量、检验和分析,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的公告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其是否对上市公司股价走势产生影响。然后对增发新股、配股和可转债这三种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走势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实证检验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再融资所呈现的股价效应后,进一步将样本按财务特性分类,选取了发行前一年的相关财务比率作为研究变数,按其大、小分组后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所选用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每股盈余以及主营收入增长率这四个方面。这些变数的选取主要是基于再融资公告发行公司前一年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及财务结构上的考虑。本项研究将以上四个变数依其比率高低对研究样本进行了分组,以期发现这些研究变数的高低不同对再融资公告效果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 (1)我国的上市公司在配股、增发以及可转债公告发行当日均有负的显著异常报酬出现。其中,从累计收益率的角度分析,无论是在中短期还是在长期中,配股的公告负效应都是最为明显的,尤其是在较长的时间窗口,其负效应得到了充分释放,说明市场对配股这种融资方式最为反感。增发的表现明显异于配股,虽然在公告日增发的平均超常收益率AAR显著为负,但其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在中长期都为正值,甚至好于同窗口期可转债的的CAR,对于这种股权融资的市场反应好于半债权融资的市场反应现象的一种可能解释是,在2007年整体牛市,利率偏高且有不断加息预期的情况下,市场对固定票面利率的半债券融资反应并不热烈。可转债虽在公告日有显著的负效应,但其负效应持续时间并不长,AAR在公告日后基本围绕0小幅上下波动,其CAR也表现出类似效应。这说明市场虽对可转债公告有负面反应,但其持续期不长,影响时效有限。 (2)在对研究样本按四个变数的高低分组,进行再融资公告效果影响程度的研究后发现,流动比率低、每股盈余大、营业收入增长率高的公司的三种融资公告效果要好;而关于资产负债率的研究结果则在不同融资方式间出现了分歧,其中负债率高的公司可转债融资公告效应较好,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运用配股和增发融资的公告效应较好。 本研究与国内以往相关研究文献的不同在于:同时针对配股、增发新股、可转换债券这三种再融资方式的股价效应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三种再融资方式的股价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以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成功利用配股、增发(不包括定向增发)、可转债进行融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了股权分置改革后的新数据,使研究更具时效性,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将研究样本按财务特性的相关比率高低不同进行了分组,以探讨再融资公告效果与公司财务特性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本文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以及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所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对再融资公告效应还需要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根据本文的结论,对上市公司提出的建议是:在配股、增发以及可转债这三种再融资方式中,在07年整体牛市的行情中,市场对配股最为反感,无论是中短期还是长期,其累计收益率都是最低的,负效应十分显著。故从股价效应的角度,并不推荐采用。市场对可转债有负面反应,但其持续期不长,影响时效有限,可使用该融资方式。增发的表现在三种再融资方式中表现最好,虽然在公告日市场对其有负面反应,但其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在中长期都为正值。因此,从股价效应的角度,推荐首选增发作为其再融资方式。另外建议上市公司视其财务特性作为选择再融资的另一类参考依据。以财务比率的实证结果来看,流动比率低、每股盈余大、营业收入增长率高以及资产负债率高的公司较适合发行可转债;而流动比率低、每股盈余大、营业收入增长率高且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较适合使用增发和配股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