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宁夏原州区实地走访调查,分析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现状,从其变化过程中充分认识农村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成功经验与突出问题。并利用农业经济学、农业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原州区农业结构调整对策和适应本地发展的农业结构模式,得出结论如下:
(1)调查区人口结构极不平衡,男女比例为1.2:1;60岁以上占到12.56%,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调查总人数的31.36%,受教育率低,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2)通过调查分析认为该区农业结构存在以下特点:农业结构中种植业所占比例偏大,造成农村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在种植业中农、经、饲比例不合理,粮食作物面积比重过大;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干旱年份,农作物产量极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应进一步调整当地农业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此外,退耕地比例过大,提出应在保证农业用地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通过对河川乡农民收入结构分析,认为劳务输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能够有效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对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农民增收影响因子的排序为:外出务工收入>其它收入(个体经营)>养殖业收入>种植业收入>退耕补助,首先外出务工与农民收入关系密切,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劳务输出,有计划的输出富余劳动力;其次,个体经营与农民收入关联度排在第二位,说明发展非农产业也是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政府应扶持鼓励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创收渠道:另外,养殖业与农民收入关联度排在第三位,应该利用农业结构调整之机,大力发展饲草作物,以适应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商品型转变,由自然放牧型向舍饲与放牧相结合的养殖型转变,使养殖业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