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用它来交际。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非常重要。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能有效、得体地交际,学生则应该特别重视文化差异,以减少交际失误。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英语学习者的主要目标。教师应当尽力帮助学生们提高语用能力。对中介语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看作是探究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的英语语用能力的基本工具之一。抱怨作为一种言语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威胁面子行为”。恰当地实施抱怨和做出合适的回应,需要一定的策略。了解目的语的社会文化规则,明确交际双方语言文化的异同,有助于采取合适的抱怨表达模式,提高交际能力,避免交际失误。为了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作者对比分析了三组调查对象的抱怨实施方式:即,美国的英语本族语使用者、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及汉语母语使用者。55个中国人和12个美国人参加了本次调查研究。数据全部采用了语篇补全测试(DCT)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问卷共包括九个情景。根据收集的数据,本文提出了六种抱怨策略,即:退出抱怨、暗示、表达不满和不赞成、明显抱怨、谴责和警告、立即威胁;并就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这些情景中对抱怨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在用英语或汉语进行抱怨时所使用的策略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所有三组人群都运用了本研究中所列举的六种策略。他们最经常使用的策略均为明显抱怨,其次是退出抱怨。然而,在一些具体的语境中,他们选择的策略有所不同。本文还从话语的长度、修饰语的使用、经常以说教的形式以及表示理解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学生在运用英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中介语特征,并表明他们的语用能力有待于提高。本文的调查结果以及研究分析深化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并对跨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产生一些启示。语言学习者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跨文化差异,以减少交际失误,从而提高跨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重要性和目的。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礼貌理论、前人对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第三章简要介绍了本研究使用的方法、试图分析的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工具等。第四章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中国人和美国人在特定情景下采取的策略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并且从话语长度、修饰语的使用、有时以说教的形式、以及通常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等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一些中介语特征,后来又从文化的角度对抱怨策略的选用进行了研究。第五章分析了本次研究的结果、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