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地区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推动农村地区课程改革有独特的作用。笔者在本课题中,从课程改革与史学发展趋势、教学方式转变、知识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等方面,多视角地论述了农村地区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必然性,从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开发利用的迫切性,从学生终身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特色学校创办等角度明确了其价值追求。作为运用型的教学研究,本文把关注点集中在农村地区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首先界定了农村地区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概念,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的案例来阐析理论。接着,根据农村地区生活化历史课程资源的独特性与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现状,提出应以课文为基础的课内生成途径和以开展地方历史知识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研究性学习途径来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其中研究性学习途径可形成家族文化资源由近及远的开发策略;民俗风情分期分批开发策略;文物胜景从有形到无形开发策略;家乡面貌变化分级分类开发策略。这两大途径可互为补充,几大策略各有其特定范围的作用。课内生成开发途径,不脱离课文的体例,与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融为一体,便于操作,克服开发知识的随意性与盲目性,保证课内生成新知识的流畅性与教育性。在开发工作的起步阶段,可起到培养学生沟通课内外,拓展思维习惯的作用。研究性学习开发途径,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动态性,有利于从当地乡土文化的构成进行系统开发,保持乡土文化的整体性,更好地发挥乡土文化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开发课程资源,自我教育的能力。推进步骤一般应从课内开发途径逐渐向研究性学习途径过渡。本文还提供了众多的典型案例,并总结出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原则,强调机制保障的重要性。希望对广大农村地区中学历史教学有所帮助。由于各种原因,对开发课程资源的评价问题,操作起来还是不那么顺利,教育改革实验与现在考试制度的矛盾,特别是在高考升学压力大的农村地区,各种人为的干扰大多,还难于协调此种关系。此难题还有待以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