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①通过对SD大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观察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在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②通过给脑缺血后大鼠吸入七氟烷,测定SD大鼠海马组织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含量,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HO-1表达的影响及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
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体重230-270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即假手术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烷组(S组),七氟烷+锌原卟啉(Znpp)组(S+Z组)和七氟烷+二甲基亚砜(DMSO)组(S+D组)。假手术组分离两侧颈总动脉和右侧颈总静脉,暴露20min,缝合创口前5min给大鼠气管插管,吸氧15min放回笼中。其余四组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0min合并低血压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R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再灌注前5min气管插管,吸氧15min;S组再灌注前5min气管插管,吸入2.5%七氟烷15min;S+Z组模型制备前经股静脉注射Znpp10mg/kg,溶于DMSO0.5ml,其余操作同S组;S+D组模型制备前经股静脉注射DMSO0.5ml,其余操作同S组。将所有大鼠再灌注24h后处死,在冰皿上快速取海马。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海马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海马组织中SOD活性、MDA和HO-1蛋白含量。
结果:
①与C组相比,其余各组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S组和S+D组SOD活性显著升高(JP<0.05),MDA显著降低(p<0.05),S+Z组SOD活性和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和S+D组SOD活性和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
②免疫组化法显示:与C组相比,S+Z组HO-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组HO-1显著升高(P<0.05);与IR组相比,S+Z组HO-1显著降低(P<0.05),S组和S+D组HO-1显著升高(P<0.05);S组和S+D组HO-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光镜下S组和S+D组海马病理学损伤较IR组和S+Z组减轻。
结论:
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诱导HO-1表达。
②七氟烷可通过部分上调HO-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和病理学变化。
③七氟烷的保护效应可以被HO-1特异性抑制剂Znpp所阻断,提示HO-1介导七氟烷后处理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