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诱导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的产生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angqiling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整合一系列的外来病原体信号并将其传递给淋巴细胞,启动合适的免疫应答反应。未成熟DC在微生物感染或移植后识别、吞噬外源性抗原,可快速成熟。成熟DC的吞噬能力减弱,但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上调,并分泌促炎症细胞因子,启动初始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C是一种异质性的细胞群体,分布于不同的解剖部位,含有不同的细胞亚群,处于不同的成熟阶段,表达不同的表型和细胞因子,其功能也是多样性的。其中,具有负向免疫调控作用的DC亚群的发现及其功能特点与作用机制的研究是该领域近年来的重要进展之一,此类具有负向免疫调控作用的DC亚群被称为调节性DC (Regulatroy DC)。目前认为,调节性DC主要通过选择性的诱导Th2型的免疫应答或促使初始CD4+和CD8+ T细胞分化为分泌IL-10的调节性T细胞来负向调控免疫应答。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以往被认为终末分化细胞的成熟DC,与脾基质细胞共培养后能够进一步增殖并分化为一类能够通过分泌NO而抑制T细胞增殖的新型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我们将之命名为“分化样树突状细胞”(Differentiated dendritic cell,diffDC),从而提出了成熟DC并非均为终末分化细胞的观点,其在完成了抗原递呈任务之后,在次级淋巴器官微环境的作用下,仍能够进一步增殖分化,从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功能。我们进一步对于diffDC这一新型调节性DC亚群的性质与功能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了ERK的高度磷酸化和p38的低活化与diffDC的独特细胞因子谱(高表达IL-10而低表达IL-12)的表达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生理或病理情况下,diffDC与周围很多免疫细胞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精密调节,例如可以通过分泌IL-10活化NK细胞而导致自身的杀伤,并通过分泌IP-10选择性地趋化Th1细胞并抑制其增殖,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而B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细胞,能够通过产生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也可以作为抗原提呈细胞,通过产生细胞因子,提供抗原信息和共刺激信号以促进CD4+ T细胞向Th1还是Th2分化,来调节CD4+ T细胞对外来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在脾脏淋巴细胞中B细胞约占50%,在免疫反应的后期,脾脏中的具有独特调节功能的diffDC有可能会与B细胞相遇。那么diffDC能否作用于B细胞,调控B细胞的功能?如果具备此功能,其生物学意义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鉴于目前尚未见调节性DC参与B细胞功能调控的报道,我们在本研究中分为两部分内容,分别围绕调节性DC对B细胞的调控作用及其相关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一、调节性树突状细胞诱导高分泌IL-10的新型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在本部分实验中,我们研究了调节性DC(diffDC)对B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首先,我们将diffDC在体外与脾脏来源的B细胞共培养,观察共培养后,B细胞的增殖、抗体分泌和凋亡情况。结果表明,diffDC不能引起B细胞凋亡,对B细胞的增殖也没有明显影响。与imDC和maDC一样,diffDCs也能诱导B细胞分泌IgM和IgG,这与原来文献报道DCs可诱导B细胞合成IgM和IgG是一致的。我们又进一步检测了diffDC对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影响。结果发现,diffDCs不影响B细胞分泌IL-12、IFN-γ、IL-6、IP-10、PGE2和TGF-β等细胞因子,但是让我们感兴趣的是,diffDC和B细胞共培养后产生的IL-10水平显著高于imDC或maDC与B细胞共培养对照组。diffDC与B细胞按不同的比例共培养均能诱导高水平的IL-10分泌,其中diffDC和B共培养比例为1:5的情况下,所诱导产生的IL-10水平最高,1:10的共培养比例次之。由于1:10的diffDC与B细胞共培养比例更接近于体内DC和B细胞的比例,因此,我们在随后的实验体系中均选择了这一比例进行DC和B细胞的共培养。diffDC和B细胞共培养后24小时IL-10的分泌就出现显著升高,48小时达到高峰。胞内染色流式检测确证IL-10主要来源于B细胞。以上结果提示我们,diffDC有可能作用于B细胞,诱导B细胞向高分泌IL-10的调节性B细胞分化。随后我们探讨了diffDC能否对B细胞的表型产生影响。我们用流式筛选了一系列的膜表面分子,最后发现diffDC诱导B细胞高表达CD19、CD16/CD32和CD62L。由于荧光标记的抗CD16/CD32单抗能识别活化型受体FcγRIII (CD16), FcγRIIa (CD32a)和抑制型受体FcγRIIb (CD32b),因此,我们利用流式分选出共培养体系中的CD19hiCD16/CD32hi的B细胞,提取其总RNA,RT-PCR的方法证实了diffDC诱导B细胞高表达的CD32分子是抑制型受体FcγRIIb。下一步我们想知道是不是diffDC所诱导的这群CD19hiFcγRIIbhi的B细胞产生了高水平的IL-10。我们利用流式分选出共培养体系中CD19hiFcγRIIbhi和CD19loFcγRIIblo的B细胞,在体外分别用TLR3配体(polyI:C)、TLR4配体(LPS)、TLR9配体(CpG ODN)刺激24小时,结果发现CD19hiFcγRIIbhi B细胞分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CD19loFcγRIIblo B细胞,LPS刺激可促进CD19hiFcγRIIbhi B细胞分泌更高水平的IL-10。综合以上的结果,我们认为diffDC诱导的高分泌IL-10的调节性B细胞具有独特的表型,即CD19hiFcγRIIbhi,这种表型与以往文献报道的调节性B细胞的表型均不一致,可确定其为一类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综上所述,在本部分实验中,我们发现diffDC可以诱导脾脏B细胞分化为高分泌IL-10的具有独特表型(CD19hiFcγRIIbhi)的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二、新型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机制及相关功能研究在本部分实验中,我们研究了diffDC所诱导的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的相关功能以及difffDCs诱导其产生的机制,并在体内证实了这类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的存在。由于diffDC诱导的这类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高表达FcγRIIb,而FcγRIIb作为重要的抑制性受体,可以介导吞噬,发挥免疫负向调节作用。因此,我们利用流式检测了diffDC所诱导的这群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对免疫复合物(IC)的吞噬能力。结果表明,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与常规脾脏B细胞相比,吞噬IC的能力明显增强。随后我们利用FcγRIIb缺陷小鼠制备调节性B细胞,结果发现,FcγRIIb缺陷后,调节性B细胞吞噬IC的能力显著下降,表明FcγRIIb受体介导了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对IC的吞噬。我们进一步检测了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对特异性抗原肽活化后的CD4+ 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D19loFcγRIIblo B细胞相比,CD19hiFcγRIIbhi B细胞能够显著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反应,但不影响活化T细胞分泌IL-2和IFN-γ。以上结果表明,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可以通过吞噬IC以及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反应从而发挥免疫负向调控作用。为了探讨diffDCs诱导调节性B细胞的产生机制,我们利用transwell系统将diffDC与B细胞隔离培养,结果发现diffDC诱导B细胞产生IL-10既需要可溶性因子介导,也需要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在前期的研究中,我们已证实diffDC可高分泌IL-10、IL-6、IP-10、IFN-β和NO等可溶性因子,因此,我们使用IL-10缺陷小鼠制备diffDC或者预先用中和性抗体以及NO合成酶抑制剂PBIT中和这些细胞因子和NO的效应,然后与B细胞共培养,结果发现用抗IFN-β的中和性抗体和PBIT预先处理过的diffDC与B细胞共培养后产生IL-10的水平显著降低,表明diffDC诱导调节B细胞高分泌IL-10是由diffDC所产生的IFN-β和NO所介导的。下一步我们探索了diffDC上哪些膜分子介导了调节性B细胞高分泌IL-10。由于diffDC表达CD40L和B7H1,我们将CD40缺陷的B细胞与diffDC共培养,或者在diffDC与B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加入抗B7H1的中和性抗体,结果发现diffDC与CD40缺陷小鼠共培养后产生的IL-10的水平显著降低,表明diffDC上的CD40L和B细胞上的CD40直接接触也参与介导了diffDC诱导调节B细胞高分泌IL-10。为了明确我们在体外用diffDC诱导的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是否在小鼠体内存在相应的亚群,我们利用磁珠分选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CD19+ B细胞,利用流式检测证实了小鼠体内存在着这类CD19hiFcγRIIbhi B细胞。进一步通过从体内分选出CD19hiFcγRIIbhi B细胞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无论是小鼠脾脏还是淋巴结中的CD19hiFcγRIIbhi B细胞,都与体外diffDC所诱导产生的新型CD19hiFcγRIIbhi调节性B细胞亚群的功能类似,可以高分泌IL-10,对IC的吞噬能力增强以及抑制抗原特异性CD4+ T细胞的增殖,从而证明小鼠体内存在着这类我们发现的新型CD19hiFcγRIIbhi B细胞。综上所述,在本部分实验中,我们发现diffDC可通过产生IFN-β和NO以及表达的CD40L作用于B细胞,诱导其分化为高分泌IL-10并具有CD19hiFc?RIIbhi表型特征的调节性B细胞。diffDC所诱导的CD19hiFc?RIIbhi调节性B细胞对IC的吞噬能力增强,并且可以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增殖反应。最后,我们在小鼠体内证实了这群调节性B细胞的存在。总之,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diffDC可通过分泌IFN-β和NO以及CD40L/CD40相互作用而诱导脾脏B细胞分化为高分泌IL-10的具有独特表型(CD19hiFc?RIIbhi)的新型调节性B细胞亚群,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其独特的免疫负向调控功能。本实验结果丰富了对免疫微环境负向调控整个免疫应答多细胞网络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新型调节性DC(diffDC)参与免疫负向调控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一定的实验基础,为探索肿瘤、自身耐受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生机制及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
其他文献
从国际环境法看经济、科技、法律三者结合的必要性刘文宗国际环境法是国际法的一个新兴部门,它是由关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规范所组成。目前,国际环境法之所以得到重视和发展,是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本文从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源头进行了分析,提出了
课堂评价是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实现的重要保障,当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理解或者"标准答案"有出入时,如果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理解孩子、评价孩子,那么地理教学就会变得更自由、民主
背景心肌运动在评价心功能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最常用的评价室壁运动的无创技术是二维超声(2DE),但它有明显的经验依赖性和主观性,且缺乏量化指标。较新发展的组织
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是判断蜂蜜质量的重要指标,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会发生一些较大的变化。淀粉酶值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
<正>1987年1月,2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出人意料地回答是在"幼
财务舞弊屡禁不止一直是一个全球范围的难题,中国也不能例外。从近些年的统计资料来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案件不断地出现,而且舞弊的金额也是越来越大,令人震惊,财务舞弊的手法和形式也是层出不穷,向复杂性、隐蔽性和难以识别性上发展。一旦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被暴露,那么就会降低公司的信誉,会使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和审计部门的公信力失去信心,从而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危害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故如何有效的
1.原料蜜验收。原料蜜的质量直接影响加工后的蜂蜜质量。因此,必须对原料蜜的色泽、气味、水分含量、蜜种、淀粉酶值(鲜度指标)、农药残留等指标逐一进行严格检测。其中淀粉酶值
期刊
利用圆锥曲线的特性以及开普勒第二定律等知识巧妙地求解了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的第二题,总结了抛物线的特性及开普勒第二定律在天体运动中应用的技巧.
目的探讨脑外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的有效防范对策。方法对本院脑外科开展安全隐患分析与有关防范对策的实践活动的前后两年中出现的医疗纠纷数量进行比较,对统计结果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