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 建立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能客观准确区分大肠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及微血管2 检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大肠组织的微淋巴管及微血管分布和形态特征;测定大肠癌不同分期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的关系,探讨大肠癌的转移途径及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随机抽取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DukesA 期20 例、DukesB 期20 例、DukesC 期20 例、DukesD 期20 例,及正常大肠组织20 例病理石蜡块,分为五组,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区分大肠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及微血管,采用体视学原理测定微淋巴管密度和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结果;1、微淋巴管仅内皮细胞着蓝色而呈细的管腔样结构,而微血管则呈现内层蓝褐色外层红色的双层着色的管腔样结构,区别明显。2、肿瘤实质中无明显的淋巴管,而在肿瘤周围的基质中却存在大量的微淋巴管。3、大肠癌组的微淋巴管密度(20.9 士8.06)最多截面平均面积(1476.737 士557.94)及平均周径(45.587 士6.18);正常组微淋巴管密度(10.1 士2.34)最多截面平均面积(715.902 士165.37)及平均周径(35.659士5.4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转移组微淋巴管密度(14.325士2.89) 最多截面平均面积(1015.09士141.63)和有转移组微淋巴管密度(27.45 士5.89)最多截面平均面积(1938.38 士416.3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大肠癌无转移组(45.45 士6.01)和有转移组(45.724士6.415)之间的平均周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是研究大肠癌微淋巴管分布和数量变化的一种较为准切客观的方法。2、正常大肠组织癌变后伴有微淋巴管新生,且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增多,提示微淋巴管形成在大肠癌复发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3、采用靶向选择阻断微淋巴管形成有望改善大肠癌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