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中微淋巴管的定量分析

来源 :江西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 建立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能客观准确区分大肠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及微血管2 检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大肠组织的微淋巴管及微血管分布和形态特征;测定大肠癌不同分期微淋巴管密度值,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的关系,探讨大肠癌的转移途径及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方法:随机抽取术前未进行任何治疗的经病理证实的不同临床分期大肠癌DukesA 期20 例、DukesB 期20 例、DukesC 期20 例、DukesD 期20 例,及正常大肠组织20 例病理石蜡块,分为五组,采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区分大肠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及微血管,采用体视学原理测定微淋巴管密度和最多截面平均面积、平均周径。结果;1、微淋巴管仅内皮细胞着蓝色而呈细的管腔样结构,而微血管则呈现内层蓝褐色外层红色的双层着色的管腔样结构,区别明显。2、肿瘤实质中无明显的淋巴管,而在肿瘤周围的基质中却存在大量的微淋巴管。3、大肠癌组的微淋巴管密度(20.9 士8.06)最多截面平均面积(1476.737 士557.94)及平均周径(45.587 士6.18);正常组微淋巴管密度(10.1 士2.34)最多截面平均面积(715.902 士165.37)及平均周径(35.659士5.4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转移组微淋巴管密度(14.325士2.89) 最多截面平均面积(1015.09士141.63)和有转移组微淋巴管密度(27.45 士5.89)最多截面平均面积(1938.38 士416.3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大肠癌无转移组(45.45 士6.01)和有转移组(45.724士6.415)之间的平均周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是研究大肠癌微淋巴管分布和数量变化的一种较为准切客观的方法。2、正常大肠组织癌变后伴有微淋巴管新生,且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增多,提示微淋巴管形成在大肠癌复发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3、采用靶向选择阻断微淋巴管形成有望改善大肠癌的预后。
其他文献
从绿色经济效率、环境变化、生活水平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宁夏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值,对2006—2015年宁夏各个地级市的农业绿色发展变化进行评价分析,运用SPSS 2
采用乙二醛作为交联物合成了一种β-环糊精接枝壳聚糖,研究了其对水溶液中对硝基苯酚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温度、pH值、吸附时间、酚溶液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
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SD)修复生物退化土壤上应用前景很好。但RSD处理过程中,添加大量有机物料使土壤结构和性质发生变化。土壤性质的改变可能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生
<正>案例林某发现某医疗美容有限公司在其公司网站的网页中擅自将其照片用于"酒窝手术、脱毛"等整形类医疗手术的商业宣传,时间长达一年以上。于是,林某向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
考核无处不在,企业需要考核管理。考核是通过事前控制、过程控制、事后控制实现闭环管理,确保工作顺利完成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考核管理,使企业各个组织和人员的工作紧紧围
生物质炭与原始物料相比具有更强生物化学惰性,施加到土壤后,利于缓解土壤有机质流失,同时其固碳效果对全球气候调节有积极作用。,然而生物质炭也能显著促进腐殖质矿化,从而
根据国家的要求,高校进入了数字化校园阶段。数字化信息技术对于各类信息的储存和利用具有极大优势,尤其是对于高校档案馆。如何切实地结合数字信息化技术对高校档案馆进行建
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是如何矫正的.1.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近视眼和远视眼
[目的] 应用低剂量不同浓度的As2O3(三氧化二砷)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BT325,通过细胞形态学改变,肿瘤分化标记物表达的变化,细胞周期时相分布,观察As2O3 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
留学(包括游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中国历史现象——尤其是文化史中最富时代特征的现象之一。中国近代的留学运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此后,从晚清、民国至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