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变化。在这些变化过程中,诚信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它不仅是商界和社会生活中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别从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对诚信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在传统诚信观中,诚信是具有基础性地位的重要道德范畴;而现代诚信则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述。本文认为现代诚信应该是一种普通社会成员都可以践行的“有限诚信”。关于诚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本文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和诚信是社会主义内在要求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于重塑诚信的意义,本文具体指出,诚信是实施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必然要求;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素;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参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保证。在我国的诚信现状方面,本文从政府、企业、行业、个人四个方面描述了我国诚信缺失的严重问题;并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传统诚信并没有现代意义的诚信内涵,一系列社会变革和政治革命又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加上经济、政治、法律、体制、社会教育等诸多现实原因共同引发了诚信缺失的恶果。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意识培养是重塑社会诚信的道德基石。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个体诚信意识要经过心理认知、心理需要与心理激活、意志与心理持续、信息反馈与心理平衡等四个阶段完成内化过程。根据内化机制,本文提出了培养诚信意识的途径:提高主体对诚信道德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加强外部道德调控,使主体形成诚信的心理需要,激发诚信动机,从而完成诚信心理的激活与持续,巩固主体的诚信行为倾向;加强社会环境建设,提高社会诚信水平。笔者希望能籍此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建设乃至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