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推进,课堂教学及与之相关的因素越来越受到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课堂管理也随之重要起来。课堂管理是一种管理者(主要指教师)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课堂教学中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协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我国课堂管理存在一些失衡的问题,如片面追求教学效率、主体间缺乏平等对话、师生关系表现为权威与服从、管理手段主要为惩罚和压制等,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本文认为,应深入探讨目前我国课堂管理失衡的原因,并把生态学中的动态平衡的观点引入课堂管理中,创建“平衡课堂”,以构建一个开放、民主、合作的课堂生态环境,形成交融的集体思维和个人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一门以研究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科学,一些在学者反思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危机和灾难后,从探寻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这一角度提出的。后来生态学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并对教育学产生一定影响。生态学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之一,把社会中的组织看做一个完善的系统,提倡通过有效地管理、协调、控制,使系统内达到物质平衡。本文引入生态学中动态平衡这一观点,认为在学校教学中最重要的子系统——课堂中,学校管理者及教师有责任也有能力使之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文章尝试性课堂上的平衡状态,并对其进行理论基础、目标及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希望探究一种新的课堂管理模式,为课堂管理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可能的启发和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这一部分包括研究的缘起及文献综述,概括了本课题的选题缘由,及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和梳理。第二部分,课堂管理生态学概述。这一部分首先对本文的核心概念“管理”、“课堂管理”、“生态”、“平衡课堂”的涵义进行了厘清和界定,接着通过对课堂生态环境的研究和分析,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逐步探讨生态课堂管理的合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做好基础工作。第三部分,目前我国课堂管理失衡的表征及归因分析。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了当前课堂管理中存在的失衡现象,如管理目标片面追求效率、管理主体地位失衡、管理手段较为单一等,并以此为起点,分析了导致课堂管理失衡的原因。第四部分,构建“平衡课堂”的价值诉求及目标。这部分是本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阐述了“平衡课堂”对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中每个因子所产生的价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推进师生合作文化生成、促进教师专业平稳发展;并从课堂环境和课堂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平衡课堂”的目标。第五部分,构建“平衡课堂”的实施路径。这一部分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平衡课堂”的实施路径,为“平衡课堂”的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