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使我们面临的已不再是单一的前现代性或现代性,而是前现代性、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三种性状的相互交织。在这样独特转型期的时空中,道德和道德教育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危机。然而,目前道德教育的发展却在许多方面不尽理想,并未充分考虑到人的变化性。就现代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而言,无论是义务论的伦理学,还是目的论的伦理学,均将人视为具有成熟理性且无差异的个体,从而忽视个别差异与人类处境的变化。齐格蒙特·鲍曼对道德的探讨以人类处境为路径,反对强制性道德,主张自治道德,关注他者,为了他者等道德思想应能为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因此,本文拟对鲍曼后现代道德观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便能够对其后现代道德观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反思我国的道德教育事业提供可能有益的启示。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鲍曼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思想转折,讨论了其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与思想渊源。第二部分以鲍曼的后现代道德观为考察对象,重点讨论了现代伦理与道德何以陷入困境,鲍曼认为现代性对理性和秩序的过分追求,导致科层制与专家权威对道德的宰制,一味的追求效率与目的而不择手段,导致了震惊世界的残不忍睹的大屠杀的道德悲剧;而后探讨了后现代道德的社会状况,对鲍曼后现代道德观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涉及了道德自我的解放,道德责任的确认,道德生成的可能性,为了他者的道德,人的内在道德本能。第三部分对现代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评点,以权威主义规范伦理学为理论基础的现代道德教育,在实践中,其单向、强制、封闭的规范化道德教育方式导致了诸多的道德教育问题。尝试用鲍曼后现代道德观在学理层面和实践层面观照和检视现代道德教育,也即鲍曼后现代道德观对道德教育的启示。最后指出其后现代道德观的局限性以及鲍曼后现代道德观指导下的道德教育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