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班级委员会(简称“班委会”)是学校里学生班级生活中的领导核心,一直以来被作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主要抓手和学生群体的榜样等形象而受到师生的重视。随着学校变革的深入开展,班级生活建设理念向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转变,“班委会”传统的班主任助手和学生榜样等功能也受到了质疑。于是,如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开发班委会在班级生活中的功能,便成为当代学校变革不可回避的话题之一。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在考查了我国有关“班委会”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首先确立了学生生命成长的立场,接着论述了学生生命成长立场下的班委会的性质和功能,并进一步探索了班委会功能转型的实现机制。具体而言,本文共用三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维度分析了班委会的功能演变历程。此部分首先梳理了建国后我国班级变革历程中“班委会”功能的演变历程、原因和特点。大体上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初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此阶段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教师中心观”以及马卡连柯班集体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影响,“管理工具型”班委会盛行,班干部终身制、精英化和工具化是其基本特征,但问题表现为学生的自主性与个体意识缺失。第二阶段:20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培养具有主动精神的人成了时代所需。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教育民主观念、班级自主管理理念的驱动下,班委会建设逐渐凸显“民主”色彩,注重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民主管理型”班委会日益受到人们的认同与青睐。这一阶段班委会建设呈现出制度民主化、自主管理的特征,但总体而言,仍未走出管理主义的框架,学生成长需要视角缺失,班委会独特的育人价值未被充分挖掘。此外,该部分最后将目光聚焦于“新基础教育”实验,通过对“新基础教育”实验在“班委会”方面的研究性探索的阐述,从而为本论文问题的思考找到的思考的基点。也就是说,“新基础教育”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注和班委会建设是实现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个实践途径的观点,都启发了本文以学生生命成长作为基本的研究立场和观念基础,同时也找到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即重新认识学生生命成长立场下班委会的性质及其功能问题。第二部分沿着“新基础教育”的研究理念和思路,以学生生命成长为立场,重新认识了“班委会”的性质,并详细论述了班委会对班干部个体和学生群体两方面的育人功能。此部分从分析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民主社会对未来公民素养的吁求以及学校变革重心下移过程中学生组织独特价值的彰显入手,认为这些背景不仅昭示着班委会改革势在必行,而且为以学生生命成长为立场的班委会建设提供了现实土壤。笔者认为,班委会性质在于其不仅是班级群体的学生领导,引领着班级文化、精神发展的方向;也是班级组织生活的核心力量,它与增设的班级岗位之间是“平等中的首席”关系,其核心力量不仅依赖于班委会成员的个人素质,而且来自于班委会的独特地位。基于对班委会性质的新认识,论文认为班委会的育人功能也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它对学生班干部多方面素质的养成作用,如在与同学共处的班级日常生活中养成当代公民的基础性素养,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形成组织能力,在班干部的角色承担中形成积极自我意识等。另一方面,班委会还具有对班级群体的价值与行为上的引领等功能。第三部分结合“新基础教育”实验班委会建设的案例,主要从教师观念的转变、班级组织的变革、评价制度的建设、班级活动的开发四方面,探寻了学生生命成长立场下“班委会”功能转型的实现机制。如教师要从单维精英观转向多维精英观,从教师管理观转向学生发展观;变科层式的组织结构形态为扁平化的网络式;变终身制的班干部制度为动态轮换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