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健康状态最早是由前苏联学者Bermkna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它是一种介于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间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1]。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可无器质性损害,临床表现多为不定陈述综合征,如表现为机体活力下降,适应性降低,但医学检查正常[2]。患者主诉多种不适症状,如肌肉疼痛、不明原因的疲劳感增多、机体活力下降,食欲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2][3]。而亚健康状态在生理表现方面,总的特征就是持续的疲劳[4]。目前,关于亚健康的研究多集中在个体生物学因素、外界对个体精神、心理的刺激影响等方面[5];较深入地探讨个体自我能力评定在亚健康状态中发挥作用的实证研究不多,本实验即是通过研究亚健康状态者的疲劳感同自我接纳程度、负性思维的相关性,探讨心理性因素在亚健康状态诱发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亚健康状态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选取了某基层单位110名体检中无异常生理指标的男性军人,平均年龄23.45。采用康奈尔健康问卷、自动思维问卷、疲劳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对被试进行亚健康状态情况、负性思维、主观疲劳感、自我接纳程度和人格特征的测查,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语的讲解,统一发放并收回。运用SPSS V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的统计,然后在主观疲劳感、自我接纳及自动思维中运用相关分析;最后,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来考察对主观疲劳感起主要预测作用的变量。通过实地调查和一定基础上的访谈,获得了某基层单位男性驻军的亚健康状态的资料,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反映亚健康状态的疲劳感与自我接纳总分、同负性思维和自我评价均有相关性。2负性思维、自我接纳在主观疲劳感的产生中均有预测作用,但自我接纳对疲劳感的预测作用更强。心理医生在对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心理治疗与咨询时,应注意对其功能失调性自动思维等认知方面信息的捕捉;促进其以正性自我评价为基础、以自尊为核心的自我接纳心理特征的形成、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