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一种历史性、灾害性害虫。由于粘虫具有迁飞性、暴发性和灾害性等特点,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本研究选用7种杀虫剂,在对粘虫卵进行室内触杀试验的基础上,观察了卵期用药后对其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并通过对药剂处理卵进行冷冻切片,研究了不同药剂的作用机理,旨在为粘虫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供试药剂对卵的触杀作用来看,氯虫苯甲酰胺和六伏隆效果最差,对产后不同时间的粘虫卵几乎没有效果;其余5种供试药剂均表现了较好的触杀效果。其中对产后24h粘虫卵的LC50值依次为苦参·印楝素0.018mg/L、甲维盐0.183mg/L、杀卵先0.717mg/L、杜邦万灵5.4mg/L、高效氯氟氰菊酯12.54mg/L。对产后48h粘虫卵的毒力大小依次为苦参·印楝素0.109mg/L、杀卵先0.19mg/L、杜邦万灵1.25mg/L、甲维盐1.402mg/L、高效氯氟氰菊酯1.565mg/L。对产后72h粘虫卵的毒力大小依次为杀卵先0.004mg/L、高效氯氟氰菊酯0.03mg/L、苦参·印楝素0.066mg/L、杜邦万灵0.388mg/L、甲维盐0.508mg/L。由此可见,同种药剂对粘虫卵的触杀毒力与试验时所用粘虫卵的产后时间直接有关,产后时间越长,药剂的毒力表现越大。从绿色防控的角度出发,建议生产上尽量选用生物农药苦参·印楝素和杀卵先,既可以对粘虫卵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对粘虫卵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来看,供试药剂主要表现在对2龄至老熟幼虫发育期间存活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其中杀卵先和甲维盐处理的卵,对存活卵孵化幼虫2龄以后发育的存活率影响最大,与其他药剂处理后存活卵孵化幼虫后期发育过程中的存活率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与对照比较,供试药剂处理后存活卵孵化幼虫2龄后的发育历期均延长,但除杜邦万灵处理外,其他药剂处理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药剂处理后存活卵孵化幼虫发育过程中的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说明在卵期进行药剂处理后,随着发育期的推后,药效基本丧失。切片观察发现,杜邦万灵对粘虫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致使胚胎发育缓慢,器官发育畸形,虫体扭曲导致最后干瘪死亡。苦参·印楝素主要表现在不能使胚胎形成正常胚带,或者使已形成的胚带断裂;对产后72h的粘虫卵进行药剂处理后,已发育的虫体出现蜷缩、腹部皱缩,最后干瘪死亡。杀卵先对产后24h和48h粘虫卵的作用机理与苦参·印楝素基本类似。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粘虫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延缓胚胎发育时间,使已形成的虫体畸形或使其肠道断裂。甲维盐对粘虫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虫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虫体畸形或萎缩,使其不能正常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