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还原竖炉物理能化学能最大化利用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工业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同时也是耗能大户,其中炼铁工序的能耗占钢铁流程总能耗的60%以上,所以推进炼铁工业绿色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目前炼铁反应器内普遍存在煤气化学能未能充分利用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反应器内煤气物理能和化学能严重不匹配。尤其是对于采用富氢煤气的直接还原竖炉而言,氢还原吸热导致炉内热需求大幅上升,使得为满足热平衡不得不通入大量热煤气,造成炉内新鲜煤气量大、炉顶煤气还原势高、煤气利用率低、能耗高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设计了竖炉炉顶煤气循环工艺(TGR工艺),旨在加强碳和氢元素的利用。其次提出了上部吹氧竖炉新工艺(内部燃烧吹氧DOB和外部燃烧吹氧IOB工艺),在竖炉上部适当位置,吹入适当量的氧气,通过燃烧部分含有CO和H2的混合煤气,将过剩的化学能转换为物理能,打破只依赖煤气物理热的局限,降低由热平衡限制的煤气需要量,提高炉内上部温度和还原反应速度,从本质上提高煤气利用率,降低系统总能耗。最后结合上部吹氧和炉顶煤气循环工艺特点,设计了上部吹氧和炉顶煤气循环相结合的竖炉工艺(OB-TGR工艺)。本文通过建立静态工艺模型、一维动力学模型和二维动力学模型对所选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优化工艺评价。研究成果为直接还原竖炉乃至其他炼铁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直接还原竖炉的静态工艺模型,考察了不同竖炉工艺的物料和热量收支情况,并得到较优的竖炉工艺。TGR工艺中,TGR2竖炉的炉顶煤气还原势和系统总能耗最低,能量利用率最高,CO2排放量也相对较低。因此TGR2为TGR工艺中的较优工艺。上部吹氧工艺吹氧量分别为13.21,24.99,16.41 m3·tDRI-1。内部燃烧吹氧工艺由于目前工业技术的局限,应用于现阶段实际生产还存在困难。在外部燃烧吹氧工艺中,IOB2竖炉的炉顶煤气还原势、CO2排放量和系统总能耗较IOB1竖炉均有所降低,因此IOB2为上部吹氧工艺中的较优工艺。在吹氧+TGR工艺中,上部吹氧量分别为35.39,19.90,34.22 m3·DRI-1,吹氧+TGR2竖炉的炉顶煤气还原势、系统总能耗和CO2排放量最低,能量利用率最高,因此吹氧+TGR2为吹氧+TGR工艺中的较优工艺。(2)以静态工艺模型的模拟结果作为操作条件建立了一维动力学模型,对所选较优工艺进行数值模拟。TGR2竖炉海绵铁金属化率较传统竖炉降低1.96%。IOB2竖炉上部吹气位置为炉深4.75 m处(浮士体开始被还原的位置)。由于上部入炉煤气的还原势较低,导致上部空间煤气还原势过低,抑制了浮士体的还原,因此海绵铁的金属化率较传统竖炉降低15.21%,无法满足生产要求。吹氧+TGR2竖炉的上部吹气位置为炉深3.83 m处,上部高温高还原势煤气的加入,提高了还原段上部温度和煤气还原势,从而改善了炉内还原反应动力学条件,提高了还原反应速度,使得炉顶附近区域浮士体还原的煤气盈余显著降低,煤气化学能得到有效利用,炉顶煤气还原势较传统竖炉明显降低,海绵铁的金属化率较传统竖炉也有所升高。加之该工艺在所选较优工艺中系统总能耗最低,煤气利用率最高,因此吹氧+TGR2为本文所考察所有竖炉工艺中的最佳工艺。(3)以静态工艺模型和一维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为操作条件建立了二维动力学模型,对吹氧+TGR2竖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各参数在炉内不同高度上的径向分布。吹氧+TGR2竖炉上部高温高还原势煤气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还原段上部炉壁附近区域的煤气流动,提高该区域气固温度和煤气还原势,从而改善该区域还原反应动力学条件,提高浮士体还原反应速度,炉顶附近区域浮士体还原的煤气盈余显著降低,炉顶煤气还原势较传统竖炉降低8.38%,煤气利用率较传统竖炉提高3.91%,还原段炉壁附近区域的金属化率较传统竖炉明显升高,产品金属化率平均值较传统竖炉升高1.97%。但由于该工艺对上部中心区域煤气流分布影响较小,且加剧了下部中心区域煤气流欠发展的程度,还原段中心区域煤气还原势较传统竖炉降低,反应动力学条件变差,浮士体的还原反应受到抑制,因此还原段底部中心位置海绵铁金属化率较传统竖炉有所降低,产品金属化率均匀性有所变差。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冶炼设备和冶炼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在控制轴承钢全氧和夹杂物方面与国外先进钢铁企业仍存在差距。为了提高轴承钢质量,本文在实验室实验和工业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气体分析、成分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热力学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转炉钢液中的夹杂物在铝脱氧过程中的转变过程,分析了耐火材料-钢包釉-钢液之间相互作用行为及其与轴承钢洁净度的关系,并研究了转炉炉渣对控氮的影响与铝酸钙类型夹
在原油的炼制、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油品中的活性硫与装置内壁中的铁锈(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一定自燃性的硫铁化合物。油品储罐中硫铁化合物的氧化自燃被认为是引起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围绕含硫原油自燃原理,对有氧条件下硫铁化合物的生成及其自燃性、硫铁化合物结构对自燃性的影响、硫铁化合物的氧化历程和硫铁化合物的氧化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硫化装置
油页岩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油页岩干馏炼油已成为应对能源危机的有效方法。对油页岩干馏工艺过程中油页岩粉尘及粉-气杂混物爆炸特性进行系统地实验研究是油页岩干馏工艺的前沿需求,也是国际上的新动向。针对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本文从实验与理论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标准工况及高温条件下国内四种油页岩粉尘及其粉-气杂混物的爆炸特性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别以氮气、二氧化碳为惰化剂研
在工业生产领域中,铝板因打磨、抛光或铝粉生产而产生大量的铝粉尘,不仅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而且爆炸事故屡见不鲜。采用湿式除尘器可有效解决铝粉尘爆炸问题,但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氢气爆炸的风险,所以我国国标严禁铝粉尘湿式除尘。为了有效解决铝粉尘湿式除尘氢气爆炸问题,有必要搞清楚铝粉尘湿式除尘产氢及抑氢规律。首先根据铝粉尘与水反应产氢测试原理研制了产氢测试仪。该仪器内置嵌入软件,可以实现实验条件的设定、加料时刻
不锈钢渣是不锈钢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其产量达到了 600万吨/年,因渣中含有一定量的铬元素,其回收利用水平受到了严重的限制。目前不锈钢渣的处理方法主要为渣场堆放或填埋,不仅占用了土地,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因此,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实现不锈钢渣中铬的稳定化,对于提升不锈钢渣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冶金行业绿色制造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不锈钢渣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渣中典型含铬物相
目前国内外对纯铜标准样品的研制报道较少,已研制出的纯铜标准样品无论涵盖元素种类还是含量范围都不能完全满足高纯阴极铜及标准阴极铜的分析测试要求。本论文针对目前国内外纯铜标准样品研制的技术难题,分别研究了低固溶、高固溶铜基中间合金和Cu-P中间合金的熔炼条件及其时效处理,并对固溶和时效机理进行了解释;以铜基中间合金为基础,采用“六步熔炼法”制备了涵盖18种杂质元素的纯铜标准样品,并对其相关性能及均匀性
四旋翼无人机具有垂直起降、定点悬停、机动性强、操作灵活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到搜索营救、战场侦查、火场勘察、交通管制等军事及民用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以及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四输入六输出欠驱动系统,该特性使得四旋翼无人机在外形设计与加工制造的难度得到了有效地降低,但是在设计飞行器的控制系统时却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四旋翼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是飞控系统的核心和
IF钢通常用于生产汽车面板,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深冲性和无时效性,还要求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国内某钢铁公司在IF钢生产中存在表面缺陷发生几率高、成材率低的问题。质量跟踪结果表明,铸坯全氧含量高、大型非金属夹杂物含量超标是导致表面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钢液镁处理具有良好的夹杂物控制功能,开发适合于IF钢工业生产的钢液镁处理技术对于降低IF钢冷轧板表面缺陷发生几率,提高成材率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上述目标,
目前,氧化物-氟化物熔盐电解法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单一稀土金属及部分稀土合金的主要方法。近年来,我国稀土氧化物-氟化物熔盐电解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一方面,电解槽容量从最初的3 kA增加到了60 kA;另一方面,电解装备也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改变,由传统的上插阴阳极式电解槽逐渐改变为底部液态阴极电解槽。这些新型稀土熔盐电解工艺及设备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传统电解槽槽体结构、电解条件及工艺参数等,要开发出能适用
卡林型金矿是一种含砷、含硫、含碳且金以微细粒形式包裹与黄铁矿、毒砂等载金矿物中的极难处理金矿,是典型的双重难处理金矿。我国卡林型金矿储量约有1000t,但多为贫细杂矿石,开采利用率极低。卡林型金矿的预处理工艺包含焙烧氧化、化学氧化、加压氧化以及生物氧化法等,其中生物氧化法具有绿色、清洁、条件温和以及使用范围广等特点,近年发展尤为迅速。本文以贵州某卡林型金矿为原料,经一粗三精浮选工艺获得用以生物预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