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国际内固定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简称AO/ASIF)分型为A1、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目前学界共识的治疗方法是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简称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简称PFNA),本文统计了经DHS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发生率,分析导致该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患者骨折愈合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并为临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临床病例分析的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2015年8月间接受DHS或PFNA治疗且资料完整的5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多余1年。其中PFNA组32例,DHS组23例;用观察性研究方法统计术中外侧壁骨折的发生概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年龄、性别、骨折分型、治疗方式及是否有内科合并症)与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关系;同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二次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发生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患者不接受二次手术治疗)在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患者中的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通过统计得出经PFNA或DHS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发生率约为18%;且是否发生术中医源性骨折与患者性别、年龄、治疗方式及是否有内科合并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不同的骨折分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8),同时得出骨折分型等级越高,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风险越高;针对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二次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较,两者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治疗(DHS或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存在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风险;骨折分型是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危险因素,骨折分型等级越高,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风险越高;针对术中医源性外侧壁骨折的患者,二次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均为有效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