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动态MRI扫描,测量中立、过伸、过屈三种体位下椎间盘水平椎管及脊髓矢径,椎管及脊髓容积的变化,以期能全面、立体、定量地了解椎管及脊髓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及价值,为诊断、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3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行中立位、过伸位、过屈位MRI扫描,利用软件测量椎管矢径、脊髓矢径、椎管容积、脊髓容积,并计算出脊髓/椎管矢径比值、脊髓容积/椎管容积比值,经统计学处理后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价值。
结果:对于CSM患者颈椎C3-7各椎间盘水平椎管矢径: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颈3/4椎间盘以下水平三种体位间椎管矢径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P<0.001),并且各两两体位之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P<0.05)。颈椎各椎间盘水平脊髓矢径: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统计结果表明三体位间脊髓矢径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P<0.01),前屈位与中立位、前屈位与后伸位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P<0.05),但是中立位与后伸位间无显著性差异(组P>0.05)。颈椎各椎间盘水平脊髓与椎管矢径比值:后伸位>中立位>前屈位,统计结果表明颈椎各椎间盘水平三体位间脊髓与椎管矢径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各组P<0.001),并且颈3/4椎间盘以下水平两两体位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各组P<0.05)。在不同体位下,CSM患者的颈椎椎管容积(C3-6水平)的动态变化为:过屈位>中立位>过伸位,统计结果表明三体位间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颈椎(C3-6水平)脊髓容积的动态变化为:过伸位>中立位>过屈位,统计结果表明三体位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脊髓/椎管容积的比值的动态变化为:过伸位>中立位>过屈位,统计结果表明三体位间有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而颈脊髓矢径与颈椎管矢径比值与JOA评分不相关,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容积与椎管容积比值与JOA评分呈负相关性。
结论:颈椎动态MRI扫描以一种无创而简便的方法证实了椎管及脊髓的动态变化,即椎管矢径于前屈位最大,中立位次之,后伸位最小,而脊髓矢径及脊髓与椎管矢径比值则相反。前屈位椎管增宽,脊髓变细,脊髓在椎管内占位率变小,其周围的缓冲间隙增大;后伸位椎管变窄,脊髓变粗,脊髓在椎管内占位率增大,缓冲间隙减小。因此,本研究表明:(1)脊髓在椎管中占位率可以客观反映颈椎屈伸运动中颈脊髓受压程度的动态变化,对预测判断CSM脊髓的受压程度、合理选择麻醉体位及手术方式均具有重要意义。(2)过伸位时脊髓在椎管中占位率增大,是过伸性颈椎损伤发生的机制所在;过屈位时脊髓在椎管中占位率减小,以致是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或反曲应视为机体的代偿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