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加快了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贷资金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影子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风险,同时存在规避监管套利的风险,扭曲了金融资源的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央行调控政策的效果,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影子银行定义,通过测算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和构建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数,运用金融不稳定性理论对影子银行的风险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实证检验影子银行规模变化和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影子银行规模变化和结构变化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在实证检验部分,首先结合我国央行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指标,从宏观经济因素,国际环境影响因素和商业银行自身稳定性因素三个方面选取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出能反映银行资本充足性、资产自量和流动性四个方面的指标,构建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数。从未观测信贷影子银行规模、商业银行表外理财和银信合作理财以及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三部分测算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其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数据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增长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双向的,两者之间存在阈值效应,从OLS方程估计结果看出其阈值为14.76,当影子银行规模小于阈值时,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稳定性;大于阈值时,会降低商业银行稳定性。最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影子银行结构变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三部分规模变化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是显著负相关的,其中表外理财对商业银行稳定性产生的影响最大。最后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建议部分,在相关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正确看待影子银行的发展而不能以偏概全,逐渐控制影子银行的风险,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