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强化铝酸钠溶液结晶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angor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铝工业赤泥、粉煤灰等是我国主要的高铝固体废弃物,它们的占地堆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但同时它们也是一种优良的非传统提铝资源。采用亚熔盐法处理赤泥、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的方法,能够成功达到对其中Al2O3的经济循环利用,获取了苛性比较高(大于4)的铝酸钠溶液。这种高苛性比的溶液难以采用传统的只适用于苛性比1.5左右铝酸钠溶液的种子分解的方法制备Al(OH)3,但可以使用铝酸钠结晶析出的方法首先降低溶液的苛性比,然后再进行种分分解。目前,在半工业化实践中,结晶过程存在着结晶时间长、影响因素难以有效控制等问题。针对此问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提出采用超声波强化铝酸钠溶液结晶的新方法,结晶效率大为提升,但强化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首先通过对比亚熔盐法处理不同原料获得的溶出液结晶过程进行差异研究,获得了影响其溶液结晶的关键因素,随后重点研究了超声波对溶液粘度、浊度等物化性质的影响规律,剖析了结晶过程中超声波的强化机理。论文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1)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粉煤灰溶出液在超声结晶过程中结晶效果的不同,发现溶出液中含量不多的杂质硅、铁等成分会严重影响溶液的超声结晶效果。实验中分别对比了不同的硅、铁浓度以及不同的初始条件(初始碱浓度不同、初始苛性比不同),发现当硅浓度改变0.5-2g/L,铁浓度改变0.4g/L时,结晶率将大大降低。(2)系统研究了铝酸钠溶液杂质种类、杂质浓度等因素对溶液结晶率、苛性比、粘度、浊度、电导率等性质以及产物的晶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酸钠溶液中对结晶起主要阻碍作用的因素是杂质硅。(3)深入探究了超声波作用下铝酸钠溶液结构的变化规律,明晰了超声波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溶液中硅的加入使得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随着杂质硅的增多,硅氧键的吸收峰逐渐变大变宽,原本溶液中的铝氧键等简单结构逐渐变为Si-O-Al交织而成的复杂的网络状结构。当有超声存在时,硅氧键的吸收峰明显减弱,并且出现峰位偏移。这说明超声过程中,复杂的Si-O-Al等键可被断裂,形成小的碎片形式的结构,进而减小了铝酸钠成核所需的能量,减小了溶液的粘度,从而有助于铝酸钠结晶的析出。
其他文献
本论文综述了触点材料的发展现状、特性、应用及工艺研究,描述了触点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其要解决的问题。Ag/SnO2作为AgCdO的替代材料,是当前触点材料研究的热点,将会有更广阔
  本文介绍了水性聚氨酯类染整助剂的分类和常用制备方法及水性聚氨酯助剂在纺织品染色、印花及整理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以聚醚二元醇E220(分子量2000)、甲苯二异氰
离子液体,由于其良好的溶解能力、低挥发性和酸性可灵活调变等优点,被广泛认为是可以替代传统酸性催化傅克-酰基化反应的的新型催化材料。前人做了很多关于离子液体类型和反应体系的研究,但都没能克服离子液体用量大的难题。根据酰基化反应机理可知,之所以需要使用大量的离子液体是因为产物芳酮容易与离子液体产生强烈络合作用。为了减少离子液体用量,课题选择在高温下筛选络合作用较低的离子液体来催化酰基化反应,这样就可以
双酚AF(Bisphenol AF,BPAF)作为双酚A(Bisphenol A,BPA)的一种类似物,广泛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比如医药、食品包装等,由于其易降解,这样会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此外还作为一种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有着潜在的毒性,因此,研究者对双酚AF的检测分析越来越关注。基于此,本文开发了一种可溶性分子印迹聚合物电位型传感器对双酚AF的检测,采用沉淀聚合和高温溶胀的方法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