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ER+、PR+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种植于BALB/c雌性裸鼠形成移植瘤模型后,通过观察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变化、p53以及Survivin的变化来研究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
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RL—952人内膜癌细胞株,BALB/c裸鼠。
2.将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培养于RPMI1640培养液+10%的牛血清中,培养液中不含青霉素、链霉素。于37℃5%二氧化碳饱和湿度培养箱内培养,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时,用0.125%的胰蛋白酶+0.02%的EDTA消化传代,每2~3d传代1次。
3.将对数生长期的RL—952细胞消化后制成1.2×107/mL细胞悬液,在裸鼠右侧背部皮下注射0.3mL含细胞1.2×107的细胞悬液。
4.观察裸鼠的成瘤情况,待移植瘤长成0.3~0.5cm时,判断成瘤实验成功。可进入药物实验阶段,把裸鼠随机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以及空白对照组。来曲唑组:每天给予来曲哗0.38mg/kg.d;甲地孕酮组:每天给予甲地孕酮30mg/kg.d;来曲唑+甲地孕酮组:各给予相同剂量的来曲唑和甲地孕酮;对照组:每天给予同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周用药7d,均以口服给药,共4周。测量4组裸鼠移植瘤体积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组肿瘤体积有无缩小,了解各组的疗效是否有差别。体积用公式V=1/2ab2来计算。于停药后4~6h内取出瘤体、处死裸鼠,取出肝肾组织,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以及是否出现明显的毒性作用。
5.取出瘤体后制成石蜡标本固定,然后再进行制片,观测免疫组化p53和Survivin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
6.统计方法:计量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各种检验均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处理均在SPSS13.0统计软件完成。
结果
1.来曲唑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给药后瘤体体积小于甲地孕酮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来曲唑组和来曲唑+甲地孕酮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的抑瘤率分别为:95.56%、60.78%、95.62%。
2.p53在各组的表达变化情况。p53的表达率在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之间p53的表达情况没有差异。
3.Survivin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对比结果显示它们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4.肝肾组织的对比结果: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肝肾组织均未见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药物对裸鼠未造成严重毒副反应。
结论
1.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2.p53的高表达与肿瘤生长相关,而Survivin的表达未显示与肿瘤生长存在相关性。
3.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与甲地孕酮相比较,优于甲地孕酮。
4.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未见到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