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用于肿瘤微环境调控及抗肿瘤治疗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肿瘤作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当前临床上的主要肿瘤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被用于肿瘤治疗。其中,生物治疗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手段,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干细胞治疗和抗体治疗等,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同时,也催生了新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间,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机遇。纳米载体材料的性能调控,能有效促进药物的靶向递送、提高药物利用率、延长血液循环时间、改善药物代谢、降低毒副作用等。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纳米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纳米药物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例如纳米载体的安全性、纳米药物的不稳定性、非特异性药物释放、肿瘤部位的富集不够理想、以及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效率较低等,限制了纳米药物的临床推广。此外,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作为肿瘤生长的“土壤”,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异质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影响了纳米药物的功效。近年来,综合治疗和个性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纳米药物的特性和TME的调控是实现综合治疗和个性化治疗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本论文围绕TME调控和肿瘤的联合治疗设计可杀伤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CAF)、光辅助肿瘤基质降解和尺寸/电荷可变的纳米簇用于促进纳米药物的程序化瘤内渗透,增强光动力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抗肿瘤疗效;进一步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响应的尺寸/电荷可变的自适应纳米簇联合肿瘤靶向渗透肽协同促进化疗药物的瘤内逐级渗透;最后,设计了基于血小板的核酸/抗体逐级递送体系用于调控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并实现级联抗肿瘤免疫治疗。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对肿瘤进行概述;介绍肿瘤的化疗、光动力治疗、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阐述了肿瘤微环境、抗肿瘤纳米药物及其系统递送;同时简述了基于活细胞的药物递送体系。第二章设计了肿瘤微环境调控和光诱导尺寸/电荷可转变的自适应纳米簇用于程序化促进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增强抗肿瘤疗效。本章首先合成偶联有光敏剂二氢卟吩e6(clorin e6,Ce6)并封装有化疗药阿霉素(doxorubicin,DOX)的树状大分子(DCD),进一步设计ROS响应、主链可降解的三嵌段共聚物。并通过该三嵌段共聚物封装超小粒径/荷正电的DCD,形成光促发的自适应纳米簇(nanocomplexes,NCs)。进一步在 NCs 的表面修饰 CAF 靶向肽(fibroblast associated proten α,FAP-α)。光诱导降解后的纳米簇在体外3D细胞球中的渗透深度显著提高(>90μm)。系统给药后,大粒径/荷负电的NCs(~50 nm,-1.5±1.4 mV)可成功靶向富含CAF的MCF-7肿瘤。光照下,产生高浓度的单线态氧(singlet-oxygen,1O2),一方面杀伤CAF,另一方面释放小粒径/荷正电的DCD(~5 nm,+15.4±1.6 mV)。由于CAF的杀伤导致肿瘤基质降解,因此可促进小尺寸/荷正电的DCD往肿瘤深层渗透。最后,从DCD中释放的DOX联合光照下产生的1O2协同清除实体瘤内部的肿瘤细胞,增强抗肿瘤疗效。该研究扩展了光动力治疗的应用,为光诱导药物的可控释放提供了参考,丰富了程序化促进肿瘤渗透的应用。第三章通过肿瘤靶向渗透肽(iRGD)联合光诱导自适应纳米簇逐级提高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并增强抗肿瘤疗效。通过本文第二章设计的ROS响应性NCs实现光诱导的尺寸/电荷转变,联合iRGD逐级促进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iRGD联合尺寸/电荷转变有效提高了纳米药物在A549 3D细胞球中的渗透深度(>90 μm)。系统给药后,iRGD促进了 NCs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从血管中外渗,并促进NCs往肿瘤深层渗透,在较低光密度(10 mW/cm2)的远红光照射下(660 nm)产生1O2,一方面杀伤肿瘤细胞,另一方面释放封装的小粒径/荷正电的DCD(~5 nm),与iRGD协同实现高效的瘤内渗透。最后,化疗和光动力治疗协同消除肿瘤深层的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这项研究为时空可控促进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和程序化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参考。第四章设计了基于血小板的核酸/抗体逐级递送体系用于级联抗肿瘤免疫治疗。血小板(~2-4 μm)通过其开放管道系统包裹阳离子聚多肽/siRab27a复合物(<100 nm),并通过其表面高表达的唾液酸将苯硼酸修饰的还原敏感anti-PD-L1纳米粒(~50 nm)背包至血小板表面,构建逐级递送体系。血小板(2 × 108/mL)对核酸复合物(20 μg/mL)和抗体纳米粒(200μg/mL)的担载效率大于80%。该血小板/核酸递送体系在B16F10细胞中可有效沉默Rab27a的表达(沉默效率~70%),进而抑制外泌体分泌(抑制率~80%)。系统给药后,血小板递送体系可有效靶向肿瘤,并高效抑制瘤内Rab27a基因表达,抑制体内外泌体分泌并解除系统免疫抑制,促进淋巴结部位效应T细胞的增殖并向肿瘤部位迁移;瘤内浸润的T细胞通过其表面丰富的巯基降解还原敏感性抗体纳米粒,从而促进anti-PD-L1的释放;解除浸润T细胞的免疫抑制,从而实现级联抗肿瘤免疫治疗。该研究丰富了活细胞药物递送体系,实现了逐级递送,扩展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治疗,并实现了免疫治疗的分级精准调控和级联治疗。第五章对本论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工作。综上所述,本论文围绕肿瘤微环境调控与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的逐级递送,研究了肿瘤微环境与纳米特性的同时调控对药物的肿瘤渗透的影响,以及联合肿瘤微环境调控与免疫检查点封锁(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的级联抗肿瘤免疫治疗。本论文为肿瘤微环境调控促进纳米药物的瘤内渗透提供了新的方法,为基于活细胞的基因和抗体递送体系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扩展了程序化、级联抗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
其他文献
针对异构件水龙头抛光环节需要人工示教定位抓取,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的问题,设计出双目视觉检测方案,研制了一套双目视觉引导机器人识别定位抓取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总体设计。根据系统精度要求,分析确定了工业相机及镜头型号;依据水龙头特点设计了夹具;根据抓取流程设计硬件控制系统。2.系统标定研究。根据相机的成像原理,分析了径向畸变与切向畸变,建立双目相机数学模型,开展了标定实验,得到了相机的内参及
随着我国电力制度的变革、发电计划的制定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电力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要求风电企业必须重视可持续竞争优势,树立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业务流程,提高运营质量和水平。SQ有限公司作为风电企业,其原有的ERP业务流程系统已经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影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需要重新设计优化相关业务流程,以期帮助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本文
通常,开关设备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各种原因都可能造成设备发生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准确的评估,建立合理的评估模型,并做出对应的健康状况预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开关设备运行状态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关的电压电流数据,通过监测平台判断开关设备的运行状态。本文将通过分析断路器运行时所产生的声音建立起能够对断路器运行状态进行准确评估的方法。通过采集断路器正常以及异常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的大幅提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全国遍地开花。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肩负着协调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沿线属地政府,处理前期审批、筹融资、征地拆迁、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其管理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安全和社会效益。目前,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和项目绩效,而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绩效评价进行系统性研究比较缺乏。JT集团关于高速公路项目建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软件规模不断增大,业务逻辑更加复杂,软件迭代愈加频繁。为了保障航天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执行更加完备、更高质量的软件测试工作。同时,软件迭代、代码复用导致软件测试任务数量和难度不断增加,传统人工分散的软件测试流程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现代航天软件测试的需求。因此,本课题从航天软件测试过程管理入手,搭建一套易用高效的测试全过程管理平台,并在平台中集成代码克隆检测模块。针对现
随着电子定位导航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力求找到一种稳定、精准的定位导航方式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飞行器、或AR、VR等行业。目前有许多解决方案,比如激光雷达、GPS等,但是他们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成本太高或对地形、信号传输方式有一定要求。视觉惯性里程计(VIO)是一种用于对物体进行定位、导航多传感器融合的导航定位方式,它融合了摄像头实时图像数据和惯性传感器(IMU)数据,弥补了单一传感器误差大、实
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但是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依赖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而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目前一
随着未来人们向着深空的探索,航天器需要长期在轨运行,任务载荷数量多,复杂程度高,功能多样化。为满足上述需求,未来航天器需要向长寿命、大功率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航天器主要采用以太阳能电池阵列、储能电池组构成的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作为航天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天器各个阶段的任务负载提供可靠稳定的电能。无论是探测器,还是大型航天器、人造卫星等,都需要电源管理技术合理调配电源,完成电能输出与负载功率需求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是在一个时间区间内连续的记录,或是以图像的形式存在.这种可看做函数形式的数据常被称为函数型数据.这种数据形式最显著的特征是高维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安全测试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气安全测试仪的输出信号作为标准源输入时对于数据测试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测量方案需要的设备种类较多、测试接线较为复杂、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且集成度低,难以满足高压信号源评估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在高压信号测量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一台用于对电气安全测试仪输出的高压信号交直流电压、电流和频率进行综合测量的设备,这将对综合评估数字高压表设备具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