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分离和驯化蘑菇野生种质资源,扩大蘑菇种质资源是发展我国食用菌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实验室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分离到一株野生蘑菇G1。本课题计划从该菌株的鉴定入手,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对该野生蘑菇进行驯化栽培试验,探索G1菌株在麦粒煮汁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所需要的环境与条件,探索其形成子实体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野生蘑菇G1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以野生蘑菇G1菌株的DNA为模版,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将所得到的rDNA ITS序列上传到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获得GenBank序列登录号为KT781515。对G1菌株的ITS序列与蘑菇属的20个模式菌株的ITS序列一起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G1菌株在蘑菇属内与双孢蘑菇和大肥菇的亲缘度最高。然后使用扫描电镜对G1菌株的担孢子进行了观察,结合G1菌株的形态学特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将野生磨菇G1菌株鉴定为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2.对双孢蘑菇G1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其驯化栽培研究。结果表明G1菌株的最适母种培养基为马粪培养基。在马粪培养基上,G1菌丝体长势好,生长速度快(达到2.36mm/天),且没有气生菌丝。碳源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合G1菌株菌丝体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氮源试验结果表明G1菌株可以很好的利用有机氮,虽然也可以利用铵态氮,但是生长效果一般,对硝态氮的利用最差。温度试验结果表明G1菌株在15-35℃都能生长,25℃下无论菌丝体生长速度和长势都比其他温度要好。G1菌株在pH值为6-7时生长最快,且长势很好,说明G1菌株喜欢在中性偏酸性的环境生长。利用经过堆制发酵的粪草栽培料,按照传统的双孢蘑菇覆土栽培方法,成功得到了G1菌株的子实体。G1菌株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营养成分普遍高于双孢蘑菇As2796菌株,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药用价值,是一株值得更深入研究的菌株。3.在麦粒煮汁琼脂培养基上研究了G1菌株形成子实体的条件。G1菌株菌丝体虽然可以在pH 5.0-10.0生长,但只能在pH 6.0-8.0形成原基和子实体,并且在pH 6.0形成子实体的时间最短。G1菌株在光照、黑暗和12 h/12 h光暗交替下菌丝体都可以生长且生长速度差异不大,但是只有在黑暗的情况下可以形成原基和子实体。G1菌株可以在15-30℃形成原基和子实体,在15℃下从原基发育到子实体所需要的时间比20-25℃下更长。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麦粒煮汁琼脂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在麦粒煮汁琼脂培养基中添加17.7g/L麦芽糖和2.0g/L蛋白胨时,G1菌株的子实体形成所需时间为14天,与未优化的麦粒煮汁琼脂培养基相比,子实体形成所需时间缩短了 16天。4.为了阐明G1菌株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子实体的机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对麦粒煮汁琼脂培养基上G1菌株在不同时期所产生的易挥发性气体和双孢蘑菇As2796菌株所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进行了分离及结构鉴定。分析这些易挥发性气体成分之间的区别,初步的实验结论是:G1菌株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气体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正辛醇、反式-2-辛烯-1-醇、6-甲基-5-庚烯-2-酮、苯甲醛和3-甲基丁醛具有调节形成原基和子实体的作用,也有可能是各物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共同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