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金融是大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对于这种国家内部的区域性金融问题,传统的西方经济金融理论并没有直接论述。西方学者对金融的区域性描述一般零星见于区域经济理论关于资本的区域流动论述当中,或者见于对由多个国家组成的更广泛地域的金融运行分析,而这与本文所指的区域金融显然是有差别的。受西方理论状况的影响,我国学者对区域金融的关注和研究也较晚,直至近年来才逐渐兴起,目前尚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而随着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区域金融领域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区域金融领域进一步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都较为突出。 论文共分为7章。 第1章,导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提出了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了综述,还指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2章,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对区域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发展理论有关内容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区域金融研究是置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金融发展的空间二元化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区域金融研究要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同时要以金融发展理论作为一般理论基础。论文还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国内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第3章,区域金融结构。通过对20多年来有关区域金融结构指标的分析,论文认为我国各地区金融快速成长,但成长过程中差异十分明显,区域金融结构的空间二元化特点不但未消除,反而出现持续增强趋势。依据金融相关率变化情况,论文提出了在我国区域层面上检验传统的金融结构理论出现了偏差的观点。论文还指出,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的特点并不简单体现为沿海特点和内地特点,并对30个省份进行了金融结构的聚类分析。 第4章,金融机构的区域行为。论文从体制变迁角度对银行类机构区域行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国有银行作为体制存量改革主体,其区域行为变化蕴含着与政府关系的变化及独立市场主体地位的增强,这个过程强化了区域资金配置的效率而非公平;股份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作为体制增量改革主体,前者从一开始就强化了经营行为的区域差异,后者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性业务也似乎受到了某种抑制。论文因此得到了区域资金协调配置需要出现更多的的区域金融组织等结论。论文还分析了近年来在经济资本管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机制变化等新因素影响下的商业银行区域行为,得到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票据行为在事实上成为与货币政策进行博弈的工具等结论。 第5章,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论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在对地区工业产出的影响方面,M1的影响最显著,在对地区物价的影响方面,M0的影响最明显;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三大地区的效应差异表现为,M0、M1在东部地区的效应通常最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的效应通常最弱。论文还认为,从动态角度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三大地区的影响在总体时滞上差异并不明显,但影响程度呈现出很大的不同。论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对区域效应进行了解释,认为信贷配给机制是形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机制,但其中的主导力量己从以前的中央银行转变成了现在的商业银行。 第6章,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论文描述了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从二者关系的角度对区域金融效率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运用横截面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论文得到了东部各省金融效率均值最高且最平衡、西部各省金融效率最不平衡但金融业规模效率均值最高、中部各省金融效率均值最低等结论。论文通过历史数据研究,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金融发挥的作用不同,并指出最近20多年来一些不发达省份金融的作用得到了增强,而一些发达省份则有所下降。通过分析,论文认为中部金融效率不优于西部,这与有人提出的"中部塌陷论"相吻合,而西部大开发战略效果显现,因此建议决策层加大对中部发展的关注,同时应以更快速度加大西部金融资源投入,以充分利用其金融业规模效率高的优势。 第7章,改进我国区域金融运行机制的思考。论文借鉴美国的区域金融运行管理经验,认为要改进我国区域金融运行机制,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和区域性的金融政策。论文指出了我国区域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方向,并认为应注重发挥区域金融资源整合的作用。论文指出,由于短时期内不可能具备美国那样的基础条件,因此要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性,只能坚持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选择适合区域特点的政策工具组合,同时要通过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的区域配合,发挥货币政策的区域性作用。 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较为系统地揭示了金融结构的区域差异,在区域层面上验证传统的金融结构理论。归纳提出了区域金融结构指标体系,证明了区域金融结构二元化加剧的现实。认为传统理论在解释我国的区域金融结构变化时出现的偏差,需要引入体制等因素来进行修正。论文将30个省份按金融结构的相似性划分成了7类区域,这是在把握区域金融运行的深层次规律方面作的一次新的尝试。 2.将金融机构区域行为作为区域金融运行的一条主线进行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形势、政府行为变化、金融改革发展以及其他综合因素均可在这条主线中得到反映,这与以前张军洲等学者将地方政府作为区域金融运行的最重要主体相比,是一次视角的更新,更加符合改革发展和金融独立发挥作用的客观现实,得出的政策结论也更有现实意义。 3.将常见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延伸到区域层面,着力在区域效应的差异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论文放弃使用年度数据,转而选择了近80个月的月度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尽可能在货币政策效应产生的真实时限内开展研究。对于论文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角度对区域效应成因的解释,作者认为比基于区域经济结构差异的解释更有实践意义。 4.进一步分析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到了更丰富的政策结论。在国内学者已有较多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所做的探索性工作是,通过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的全面分析,得到了区域金融业的规模效率差异、不同时间段的二者关系差异等方面的结论,这些结论蕴含着更丰富的政策建议。 5.结合实际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性操作进行了探讨。论文分析了美国实施区域货币政策的条件,并指出了我国的差距。认为我国只能坚持在统一的货币政策前提下,选择适合区域特点的政策工具组合。论文结合实际,对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及信贷政策工具的区域性操作都进行了探讨。 论文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对于传统的金融结构理论在解释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时出现的偏差,用体制因素进行修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论文并没有明确给出;通过聚类分析论文指出了各类区域的金融结构特点,但对各区域金融体系的功能没有进行界定;金融机构区域行为的合理边界在哪里,论文也有待进行探讨;论文虽然检验到最发达省份和最不发达省份的金融业运行同时实现了模型均衡,但对这种所谓的高水平和低水平均衡的理论解析还显不够。总之,作者想通过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为区域金融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和更多的观点,也力图为央行货币政策和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积极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