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是,中等职业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并没有获得同步发展,中职生言行中出现了一系列与社会发展不和谐的音符,其道德认识出现了偏差。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它招生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它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在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或者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念过书或者毕业的学生都可以称之谓“中职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生具有不同于普高生的一些特点,具体表现在:文化课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控能力不强,心态浮躁,易冲动;自信心欠缺,自尊心强;不良行为多,反抗意识强烈,社会化倾向明显,管理难度大;兴趣广泛,擅长交往;早恋现象严重。道德认识是指主体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它主要是指对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中职生作为一种社会性存在,其道德认识的形成和变化与社会、学校、家庭、自我之间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这是他们相互作用、共同合力的结果。调查发现,中职生虽然都对道德有所了解,但总体上来说不是很乐观,他们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道德本质认识不清;对道德的作用认识片面;对道德规范的认识欠缺;道德关系认识模糊;道德认识呈现功利化。造成“中职生”的道德认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性因素,包括道德规范体系尚不成熟、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道德的调节功能弱化;有学校教育的因素,包括社会转型时期对学校教育的不利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缺陷、道德教育的工具化色彩浓厚;有家庭影响的因素,包括缺失的家庭道德教育、不恰当的家庭养成教育;家长不当言行的影响。也有自我修养方面的因素,部分中职生自身素质存在缺陷。提高“中职生”的道德认识首先要营造有助于中职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包括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剔除不健康的内容;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强道德价值的导向功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包括学校要创设良好的道德文化环境,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学校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次要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中职生”道德认识的作用,包括充分挖掘家庭道德教育的潜在优势,应把道德教育摆在首要位置,家庭教育要科学化,要重视情感体验教育,最后要提高“中职生”的自我道德修养,包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比较与鉴别中学习;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塑造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