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前方牵引器是用来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反(牙合)的治疗方法,其促进上颌发育的作用在临床及动物实验中已得到了肯定,但对于使用前方牵引器治疗的适宜年龄、不同年龄和性别对治疗的影响存在不同意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牙合)期进行前方牵引器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后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的测量探讨了前方牵引器治疗引起的变化及不同(牙合)期、不同性别的差异,并探讨了治疗前的矢向及垂直向骨骼形态与治疗疗效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选择前方牵引器治疗的汉族患者36名,其中男15名,女21名,根据牙殆状态又分为两组:替牙(牙合)期组及恒牙(牙合)早期组,恒牙(牙合)早期组指只有一颗双尖牙或尖牙尚未萌出或已经萌出但尚未建(牙合),替牙(牙合)期组14人,恒牙(牙合)早期组22人,牵引力量每侧400克左右,要求患者每天牵引时间在14小时左右,治疗前及前牙达到良好覆(牙合)覆盖后拍摄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 侧位X线头颅定位片经扫描后应用计算机头影测量大师软件进行定点及测量,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治疗前后的硬组织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颅部、面部骨骼及牙齿位置的变化;对各项指标的变化值分别根据(牙合)期及年龄分组,通过t检验,分析不同的(牙合)期、年龄对治疗反应的影响;将反映骨骼矢状关系及垂直关系的指标与各项指标的变化值进行相关分析,探讨治疗前的骨骼状态对治疗效果有何影响。 结果 1、各项指标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显示,颅底结构无明显变化,上下颌骨均有所增长,上颌骨前移,下颌骨向后下方旋转,上下颌骨矢状位置关系明显改善,反映垂直向关系的指标均增大,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 2、替牙(牙合)期与恒牙(牙合)早期各项指标变化值的t检验结果显示恒牙(牙合)早期后面高增加较多,其他各项指标在恒牙聆早期改变较小但无显著性差异。 3、不同性别各项指标变化值t检验显示,男性上领骨前移程度及上下领骨矢状位置关系的增加明显大于女性,女性的下切牙舌倾较多。 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颅底角与ANB的变化成负相关;A NB与上下领骨增长及矢状关系的改善明显负相关,与下切牙舌倾及上唇的位置负相关;反映垂直关系的指标中,多数指标与PM一A的改变成负相关,SNGoGn与Pm一Ad、Ul一SNd相关,而ODI与上领前移及下切牙舌倾负相关,与矢状关系的改善明显负相关,同时与上切牙唇倾正相关。讨论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已证明前方牵引器可以影响颅面复合体多个部位,使后缩的上领骨前移,从而改善骨骼形态及面部外形,本研究显示,通过前方牵引器治疗,在骨骼方面,上下领骨均有所增长,上下领骨矢状位置关系明显改善,改善的原因是上领骨的前移、长度的增加及下领骨的后下方旋转,对下领骨生长无抑制作用;在牙齿方面,下切牙舌倾和上切牙唇倾都是对原有畸形的代偿,可见治疗效果的取得是骨骼和牙齿位置共同变化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基本相同。垂直向指标的增大提示我们对于高角形有开合倾向的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治疗要慎重。 以往研究对于治疗的适宜时间争论较多,本研究将患者按牙龄分组,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各项指标改变值恒牙胎早期组比较小,但是除后面高外其他指标没有统计学差异,两个聆期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过早期治疗意义仍然较大,一方面早期治疗可以防止骨骼畸形发展过重,另一方面可以早期改善面形,以免由于外貌造成患者心理负担,使其心理健康的发展;还有就是后牙的咬合关系,在早期治疗的患者通常可以建立良好的后牙咬合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持后可以结束治疗,而在恒牙胎早期组的患者中,治疗后通常后牙咬合接触差,造成的矫治效果难以保持以及上下牙弓不协调,必须进行二期固定矫治。 关于不同性别对治疗的反应,有些学者认为没有差异,而Torres等人则认为女性的治疗反应较好,但在本研究中,男性表现出更多的上领骨前移和软组织凸度增加,骨骼的改变对错胎的改善贡献较大,女性表现出了更多的下切牙舌倾,牙齿的代偿对错胎的改善贡献较大,与Torres的结论相反。 本研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颅底角与ANB的改变及ANB角与上领骨前移的程度呈负相关,说明治疗前骨性畸形程度越重,骨骼的改善程度越大,推测上领骨发育不足的程度越重其生长的潜能也越大。而在垂直位置关系与治疗改变值的相关性方面,SNGoGn与Pm一Ad、U1一SNd相关,而ODI与上领骨前移及下切牙的舌倾相关,大多数指标与Pm一A改变的负相关可以推测垂直向的角度越大,上领骨水平向生长越小。ODI是Kim提出的用来评价上下领垂直向位置关系的指标,由下切牙与下领平面之间的角度及FH平面与愕平面之间的角度综合而成,但它与下切牙舌倾之间如此明显的相关性令人怀疑ODI是否能真正反映上下领骨的垂直关系。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本研究没有一个长期的疗效分析,患者的生长型对治疗的长期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另外本研究由于患者数量有限,没有进行不同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