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生理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都有很多回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我们的童年也在这种媒介生态环境下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儿童的游戏方式从过去的玩泥巴、捡石子,发展到二十世纪后期的听广播、看电视儿童节目,玩黑白游戏机,再到现如今电脑,平板游戏、新式游戏机等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儿童游戏。当今社会是科技突飞的时代,平均每隔一到两年就会有一种新媒体出现,而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又恰恰对儿童产生了诸多影响。儿童使用新媒体的行为使得儿童开阔了视野,得到了许多在学校和书本中无法得到的知识;新媒体的出现,如网络益智类游戏等,可以使儿童提高团队配合能力和与玩伴的交流能力。但是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日渐成熟,儿童接触新媒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渐渐凸显。由于新媒体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了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无法全面的覆盖新媒体的各个方面,因此新媒体所传递的不健康信息也会对儿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儿童对于如暴力电视画面、色情图片等不良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强,因此,这些信息很容易就对儿童的成长起到诱导作用。网络中的角色扮演游戏最能体现以上观点,这些游戏往往具有成瘾性,通过对暴力画面的逼真制作和一些带有色情暗示的设定来吸引青少年。由网络游戏引起的青少年犯罪案例比比皆是。过多的接触新媒体使得儿童减少了阅读识字的时间,沉迷于新媒体的娱乐当中,挤占了儿童学习知识的时间。 在儿童媒介的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比国内起步早些,国内目前在儿童媒介的研究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早在二十世纪初,传播学大师施拉姆教授就在北美地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实验,这些实验都为后来儿童电影与电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方法和理论框架。从二十世纪末期互联网的兴起到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研究者们把目光注意到新媒介的广泛使用对儿童带来的各种影响。国内在儿童媒介的研究上主要是从二十一世纪初期才开始有所涉猎,比较具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是中国社科院的卜卫教授,她曾经编写了两本对儿童媒介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的书籍,分别为《大众传媒和儿童影响》以及《媒体和儿童的教育》。国内外现阶段对于儿童和媒介之间联系的研究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对儿童媒介的使用特点、现状和媒介给儿童所带来的种种影响方面有很多研究。但是,现阶段的媒介生态文化与儿童群体的主要表现----“媒介童年”,还没有得到广泛系统的研究,对媒介童年的内容和本质暂时也没有理论的提出。对于“儿童媒介”在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所占据的重要性没有能够产生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各个要素的掌握。在维护和制定关于构建积极健康的儿童媒介策略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从现阶段媒介生态环境下童年现状分析为切入点,同时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成都和济南等城市中儿童现阶段的媒介生态坏境的现状,分析了当今儿童在媒介生态环境下的特点,并且发现现阶段新媒体对于儿童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当今媒介生态环境下,儿童节目过多的成人化,儿童游戏暴力化,不时还穿插着很多色情因素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且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媒介生态环境下“童年消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社会方面,一个是媒介自身方面。在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社会对于儿童的不重视,忽视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的制度性使儿童过早的参与社会角逐。第三,成人环境过多影响儿童的生活环境对“童年消逝”带来的推动作用。导致“童年消逝”的媒介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信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促使“童年消逝”现象的出现。其次,新媒介的出现大量挤占儿童文化的空间。根据以上“童年消逝”现象原因提出解决媒介生态环境下如何解决“童年消逝”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本文从儿童媒介信息传播的源头出发,提出了严格规范儿童媒介信息的几种办法,从社会的各个方面角度提出了应该如何提高儿童自身的媒介素养,以及从国家的角度应该如何加强对儿童媒介的管理。 总的来说,本文着重分析媒介生态环境下“童年消逝”问题出现的原因,旨在以“童年消逝”的现状为基础,对如何解决此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期待能为我国儿童的健康成长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