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千米级斜拉桥概念设计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东部沿海公路和铁路网的规划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大江、大河及海湾,而在这些地方往往航运很繁忙、通航等级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修建大跨度桥梁来满足通航要求;另外为了尽量减少深水基础施工,也需要采用大跨径桥梁。昂船洲大桥、苏通大桥的成功建设说明在千米级跨度的桥型中除了悬索桥外,斜拉桥已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方案。 我国公路网中黑龙江同江到海南三亚沿海公路干线就有5个大型跨海工程,自北向南依次跨越渤海海峡、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伶仃洋和琼州海峡,其中长江大桥(计划2008年完成),杭州湾大桥(计划2008年完成)已经动工,横跨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在2007年动工,琼州海峡的过江通道已经确定为公铁两用桥梁,渤海海峡的过江通道也正在规划中;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已基本完成了本土交通建设的任务,并开始构想更大跨度和规模的跨海工程和连岛工程,如欧非直布罗陀海峡,美亚白令海峡等洲际跨海工程,以期使世界五大洲可以用陆路相连形成交通网。 由此可知,由于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迫切需要,超千米级跨径桥梁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我国的超千米级跨径桥梁的建设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还有待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深入的研究,解决从设计、施工到后期运营管理等各阶段遇到的问题。 本文是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超千米斜拉桥体系及减灾减振技术研究”(编号2006AA11Z120)资助下进行的,对1400m、1600m跨度斜拉桥进行了试设计,具体工作主要有总体静力分析、结构体系的研究等控制斜拉桥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本文的主要工作大纲如下:1.收集国内外有关超大跨径斜拉桥的研究文章,借鉴其中有价值的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2.主跨1400m斜拉桥的结构试设计:包括塔、梁、索的设计、塔梁连接方式。3.主跨1600m斜拉桥的结构试设计:包括塔、梁、索的设计、塔梁连接方式。
其他文献
建筑整体移位技术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和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进行整体移位的工程也越来越多。目前移位的建筑工程趋向于大体型建筑、结构复杂建筑以及强度低和整体性差的古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因其施工简便、经济性较好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无粘结预应力筋与周围混凝土之间没有粘结,所以分析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要比有粘结的混
节点域箱形加强式工字形柱弱轴连接作为一种新型的连接形式,在单调荷载试验中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探究其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性能,本文进行了边框架节点在低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地铁基坑日益向超深基坑的趋势发展,对于变形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上海市基坑等级标准,将抗隆起稳定安全评判作为基坑设计的重要参数,工
21世纪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地下工程在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规模日益巨大,技术问题日益复杂,对围岩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地下工程的围岩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发展迅速,高度不断增大,使用功能日趋多样化,建筑师也不再满足于简单规则的建筑外观,这些都使得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竖向体型日趋复杂。然而复杂
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南水北调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开来。作为重要的输水构筑物,渡槽成为重要的生命线工程。巨大的输水流
桩基竖向承载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重点难点,其主要在于桩土相互作用复杂,桩土界面难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所需参数难以确定。本文以印尼苏拉马都大桥为研究对象,从
近年来,碳纤维增强聚合物作为高强结构加固材料在国内外加固工程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直接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并没有充分发挥碳纤维布的高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大跨径桥梁的主要桥型之一。但随着这些桥梁逐步的投入营运、承受荷载,设计和施工中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