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小腿标本的解剖观测,明确胫骨骨膜血供来源,血管走行和分布,测量并记录骨膜支的位置及其比邻关系,了解相邻骨膜支彼此吻合情况,从解剖学角度为胫骨骨膜瓣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并探讨胫骨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不连、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解剖研究:对13例带膝关节的新鲜成人小腿标本(左6例,右7例)经红色乳胶灌注后进行解剖观测,将胫骨划分为上、中、下、三段,自上而下重点解剖观测胫骨中、下内侧骨膜血管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情况。2临床应用:自2006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创伤性胫骨骨折伴或不伴皮肤软组织缺损36例,对其中21例采用胫骨骨膜瓣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者以小腿皮瓣局部转移修复,术后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随访观察骨愈合情况,及小腿相关并发症。结果1解剖研究:胫骨体表面较平整,骨膜丰厚平坦,由胫前动脉骨膜支、胫前返动脉、膝下内侧动脉、胫后动脉肌间隙支、隐动脉以及腓动脉为其提供给养。本文主要对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进行解剖观测,来自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呈阶段性分布于胫骨粗隆至内踝最突出点之间,小腿中上段肌间隙支较少,中下段出现率较高,共有4~7支(平均每例标本5.3支),各支再发出细小分支于胫骨内侧面相互吻合成血管网。各肌间隙支血管蒂长度为1.0~3.5cm不等,管径在1.0~1.4mm之间。2临床应用:本组21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4个月),自体移植骨均愈合良好,愈合时间4~8.5个月(平均6个月)。内植物无一例发生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患肢局部未出现疼痛及反常活动,所有患者均恢复负重和行走功能。患肢长度恢复满意,与健侧对比相差1.0±0.5cm;膝、踝关节功能良好,均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马蹄足畸形等并发症。15例皮肤缺损,皮瓣供区5例直接予以缝合,10例植皮成活,14例皮瓣一期愈合,血运良好,无溃疡、感染发生,质地柔软,1例皮瓣远端发生局部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参照Johner评定标准,获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参照Enneking系统下肢功能等级计分标准,16-20分1例,21-25分3例,26-30分16例,平均26.4分,患肢功能平均恢复到健康肢体功能的88.5%。结论1解剖研究:胫骨内侧面骨膜较厚,位置表浅易切取,肌间隙支解剖位置恒定,适合设计骨膜瓣治疗邻近部位胫骨骨缺损。2临床应用:胫骨骨膜瓣可为受区移植骨块提供充足血供,利于骨折端血运重建,促进骨折愈合;骨膜瓣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疗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