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自由化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内容就是利率市场化。而我国目前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最优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源于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开同业拆借利率的管制,到2015年我国取消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历时20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宣告基本结束。利率市场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有效竞争,资源配置得到了优化,但这也同时引发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和信贷危机等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引发了我国商业银行存贷利差的收缩,银行经营利润下降,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内部竞争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破产风险也在不断提高。本文首先从利率市场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发展历程对我国利率市场化进行了相关的介绍,并通过对比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经验教训。接着,本文又进一步对我国破产风险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以及对破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接着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得出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同时本文通过提出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风险的传导机理,分别从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成因,并从机理上分析讨论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风险的传导路径,从而在理论上取得相关突破和合理的解释。随后进一步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带来的影响作用效果。在变量选取方面,本文首先分析认为商业银行存贷款净利差作为本文的解释变量表示利率市场化水平,并同时构建了利率市场化指数来综合反映利率市场化的变化幅度,这样能有效反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带来的直接影响效果。而被解释变量上,本文选取了能够综合衡量商业银行破产风险的Z值来作为代理变量,同时为提高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选取了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来作为稳健性检验指标,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证方面,本文分别就净利差和利率市场化两个不同的代理变量,构建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为消除时间惯性,模型中加入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期。同时,模型也综合选取了商业银行的相关特质变量以及宏观经济变量,以2006年~2016年间我国16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为样本,构建平衡面板数据模型,并进行了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破产风险的确在不断增大,而商业银行本身的特质变量(资本充足率、存贷比、成本收入比、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息收入比率)也是影响其破产风险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从银行经营管理层面和宏观监管层面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