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燃烧过程的无量纲准则数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微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工作和生活需要。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动力组件迫切需要体积小、工作时间长的动力源,但传统的电池能量密度低、体积大而不能满足这类机械的能量供给需要,所以,最近几年对能源的高功率密度要求在显著地增长。这种发展趋势促进了微动力(Power MEMS)系统的出现。Power MEMS系统是基于微燃烧技术的能量转换方面的微系统,由于碳氢燃料的高能量密度,微动力系统得到快速发展,微尺度燃烧室是该类装置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燃烧特性的揭示和燃烧过程的组织对于设计和制造高性能的微燃烧室至关重要。本论文主要从微燃烧的特性出发,在CFD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无量纲方法去分析微燃烧过程的无量纲准则数,获得了一些具有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   (1)建立了平板式微燃烧室内氢气/氧气预混层流燃烧的计算模型,并定义了微尺度燃烧过程中相关的长度尺度和时间尺度参数,同时给出了与这些参数相关联的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学表达式,通过这些无量纲准则数分析了尺度效应对于微燃烧过程的影响。   (2)从燃烧反应与传热耦合的角度,采用无量纲方法,推导了表征截面平均传热强度的准则数Nux的数学表达式,揭示了预混燃料的入口物性参数对Nux的影响;并定义了一个无量纲因变量θ=R/δr(微燃烧室特征尺寸/反应区厚度),采用无量纲拟合方法拟合出Nux=f(Re,Pr,θ)的数学关系式,即Nux=θRex0.382 Prx0.425,基于此关系式,使得影响微燃烧过程传热特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燃烧室尺寸、流体结构组织以及燃料物性等因素)得到了统一关联。   (3)微尺度燃烧的机理与常规尺度相同,从单一燃烧机理去研究燃烧过程的组分传质机理,这不能很好地突出组分传质对微燃烧特性的影响,基于此,主要对微催化燃烧条件下的传质过程进行分析,综合考虑空间气相反应与表面催化反应耦合反应对微燃烧的影响,推导出了影响燃烧的关键组分OH的截面平均传质准则数Shx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分析入口气流速度和温度对Shx的影响,揭示了空间气相反应和表面催化反应之间的抑制作用机理,给出了分析微催化燃烧过程的新思路。   (4)基于上述对于微燃烧过程传热传质特性以及流动特性的分析,并综合考虑了流场组织、流态以及燃烧室结构对良好组织燃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喷口平板式微燃烧室模型。基于上文中的无量纲准则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双喷口燃烧室的Nux数值的变化、燃烧效率以及温度分布特性等相关量,验证了其在组织燃烧、传热以及流动等特性上的优越性,一定程度上为微燃烧室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原型。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现代工程机械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其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能源消耗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现代机械工长久以来面临程的核心问
重力辅助回路热管的特点主要在于不使用毛细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依靠重力自然回流,蒸汽和液体有各自的通道,蒸发段和冷凝段热阻小,依靠相变传递热量,是一种解决电子器件
学位
经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舒适性要求的提升,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节能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对现有产品的节能改造也不容忽视。公共
目的 观察不同运动时间对糖尿病患者降糖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90).再将实验组随机分为3组.A组120min/周、B组200min/周、C组300min/
风力发电齿轮箱是风电机组中的重要部件,需要承受无规律的载荷,尤其需要承受突发的剧烈冲击载荷,因而对高速轴端轴承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轴承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避免出现突发性故障。针对1.5-2MW风电机组发电机绝缘失效,造成发电机向齿轮箱高速轴端轴承漏电流,导致轴承滚道表面电腐蚀并产生了诸如点蚀、搓板纹等局部损伤。论文在对风电机组进行整机建模的基础上,通过轴承热阻网络分析以及ANS
明媚的阳光照射在窗台上,春兰淡淡的幽香在书房中弥漫开来,又一个春天来到了。打开电脑看见李琴在QQ中的留言,在灿烂的四月天,《花木盆景》将步入而立之年。从一大堆泛黄的报
随着航空航天、能源工程、微加工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技术的发展,发热器件越来越小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工作时的热流密度越来越高。而传统的热设计和冷却系统已越来越难满足
再制造拆解是再制造的前提,过盈配合在机械装备中普遍存在,在再制造拆解时常常会造成配合界面损伤而导致零件无法再制造。本文以大型离心压缩机叶轮和主轴的过盈配合界面为研究载体,运用拆解模拟试验、表面最大静摩擦系数测量试验、计算机仿真模拟等方法对凹坑织构化过盈配合界面的拆解性能和承载能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建立了过盈配合配对试件模型,设计了拆解模拟试验台,根据拆解模拟试验的损伤表面分析了拆解损伤的形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