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内在蕴含着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是贯穿职业教育学逻辑体系的一根主线。中外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无一不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从我国来看,近代以来,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探索阶段”、“践行阶段”、“深化阶段”和“争鸣阶段”。众多教育实践家、理论家和思想家对这个问题积极不断地去探索、追求,从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科视角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归纳起来,国内外对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观点主要有: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生产性说”、“生利性说”、“职业性说”、“大众性说”、“社会性说”、“产业性说”、“技术技能说”、“中介性说”、“适应性说”、“多样性说”、“应用实践性说”等观点,为我们当前更好的认识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指导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但是,由于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众多学者在探讨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同时,不免也出现了众多方法论层面的错误,如对基本哲学概念的混淆、对职业教育统一论域的混乱和研究范式的匮乏,导致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本文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或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所以,任何事物既有该事物的本质,又具有自己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当我们研究“职业教育”这一事物的本质的时候,指的是这一事物的普遍本质,即古、今、中、外的一切职业教育都必然具有也必须具有的共同属性。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技艺授受”,即职业教育是由掌握一定技巧性的技术或手艺的教师将其掌握的技术、技艺传授给那些有比较明确的技术、技艺应用意向的学生,使其能够在社会的技术、技艺性的工作中就职,并且能够在这些职业中发展,其教学内容就是某种技艺。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实利性”、“人人性”和“中介性”,三种本质属性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本质属性,并由此衍生出职业教育“多样性”、“大众性”、“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应用实践性”、“技术技能性”、“适应性”、“产业性”、“一般职业导向性”、“针对性”等一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