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加拿大英语女作家,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以其非凡的写作艺术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其在2004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逃离》获得当年的加拿大吉勒文学奖,常被文论界视为其代表作.本文作者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诗学中Peter Stockwell的图形-背景理论、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分析,尝试探讨小说文本《逃离》艺术特征的同时,探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知和文学共鸣的发生。不同于传统文学批评拘泥于“作者-文本-读者”三角关系中,不同的流派和方法关注不同的焦点,认知诗学并不把自己局限于这三者中的任意一种,Peter Stockwell在《认知诗学导论》(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开宗明义地宣称,认知诗学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其研究的着眼点是文学阅读与读者接受的过程,继而提供一种方式,反映读者和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阐释,并讨论这些阐释是如何在语篇组织中体现的。本文以认知诗学中三个重要的基本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意象-图式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以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逃离》(2004)为研究对象,对门罗在小说文本中运用语言偏离、修辞手段、开放式结尾等多种艺术手法营造图形-背景构形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感知和文学共鸣的发生。从意象-图式理论出发,具体到小说中人物、以及人物的生活轨迹与内心世界的路径模式和中心-边缘模式来探讨门罗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及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现实感受,并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来分析作者所创设的概念隐喻和其被读者感知的效果之间的动态过程以及在语篇组织中的体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认知诗学能从作者、读者、文本世界的多维角度对小说进行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门罗的创作特色和创作思想,为我们有效地阅读和鉴赏门罗的作品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并提高我们的日常审美和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