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黄连3种不同剂型(汤剂、浸渍剂和粉剂)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的降糖作用及对胃肠动力、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生长抑素(SS)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调控作用,探究胃肠激素与血糖的相关性及不同剂型黄连降糖的可能机制,进而初步明确黄连降糖的最佳使用方法(剂型)及合理有效剂量,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黄连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及糖尿病造模组(110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和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5d后,称重,禁食12h,按40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进行造模,造模期间予以普通饲料喂养,72h后测定空腹血糖(FGB),以FGB≥16.7mmol/L大鼠为糖尿病模型大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浸渍剂大小剂量组、汤剂大小剂量组、粉剂组大小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分组次日起,所有大鼠称重并按10ml·kg-1大鼠体重给予相应浓度的药物。连续灌胃2周,期间每天注意观察实验动物一般状态,每3天测一次体重,每周检测一次空腹血糖。灌胃2周结束后,所有实验动物禁食不禁水12小时,先后予以炭糊、D-木糖灌胃半小时后股动脉取血处死,行胃肠动力检测,取材进行样本制备。按照试剂盒方法分别检测各指标。结果:1.黄连三种不同剂型均能控制STZ建立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体重下降,降低空腹血糖水平,降糖效果以汤剂大剂量组、浸渍剂大剂量组、粉剂组较佳,与二甲双胍等同;大剂量组间比较降糖效果无差别,小剂量组以粉剂降糖效果最佳;2.黄连不同剂型剂量对STZ建立的糖尿病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以三个大剂量组及粉剂小剂量组效果最佳。3.STZ建立的糖尿病高血糖模型大鼠存在明显胃肠动力障碍,表现为胃内残留率增加、胃排空障碍和小肠推进率降低。黄连不同剂型均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胃肠动力障碍,减少胃内残留率,增加小肠推进率,疗效以浸渍剂和粉剂大剂量组最佳,在改善胃排空方面优于二甲双胍,在改善小肠推进率方面与二甲双胍作用无差别;汤剂组疗效较差,改善小肠推进率作用不如二甲双胍。4.糖尿病模型大鼠存在胃肠激素紊乱,表现为胃肠组织匀浆中GAS和MOT水平显著增加而SS水平显著降低。黄连各剂型组均能促进胃肠激素GAS、MOT、SS和GLP-1的分泌,增加组织匀浆中激素水平。其中粉剂大剂量组在改善GAS、MOT和SS水平方面效果最佳,优于二甲双胍;汤剂大剂量组对GAS、MOT作用不明显,浸渍剂组对GAS作用不明显,综合效果以粉剂最佳,浸渍剂次之,汤剂较差。5.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D-木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黄连不同剂型均可抑制D-木糖在小肠的吸收,各剂型中以汤剂大剂量组效果最佳,作用与二甲双胍无明显差别。6.糖尿病模型大鼠组织匀浆中GLP-1水平明显降低。黄连不同剂型均可改善STZ建立的糖尿病大鼠小肠组织中GLP-1的表达,效果与二甲双胍等同,各剂型中以浸渍剂大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1.黄连不同剂型均能控制糖尿病大鼠体重下降、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血糖,三种剂型中以粉剂效果最优。2.黄连不同剂型均可调节糖尿病大鼠胃肠激素GAS、MOT和SS分泌,增加组织中激素水平,改善胃肠动力障碍,抑制小肠D-木糖吸收;粉剂改善胃肠动力效果最优,汤剂抑制小肠吸收效果最佳。3.黄连不同剂型均可促进GLP-1的分泌,增加小肠组织中GLP-1水平,三种剂型中以浸渍剂效果最佳。4.黄连降糖机制一方面与促进小肠GLP-1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改善胃肠动力及相关激素,抑制小肠糖吸收,增加机体糖利用率有关。5.黄连改善胃肠动力的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与胃肠动力相关的胃肠激素GAS、MOT、SS的分泌,调节激素紊乱,增强激素敏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