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弁而钗》、《宜春香质》看明末清初的男风小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026221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弁而钗》、《宜春香质》是明末醉西湖心月主人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男风小说集,专门描写男子同性恋之间的故事,是当时的男风现象文学展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男风的诉求。本文以《弁而钗》、《宜春香质》为例,通过细读文本、对比明末清初其他具有代表性的男风小说,从作者价值取向、创作理念,作品的人物设置、叙事操作等角度,探讨明末清初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男风的态度以及此类小说表现出的文学独特性。第一章分析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男风的有情态度。首先以《宜春香质》“月集”中圆情老人构建的“情谱”,大太子、二太子的职责等为理论依据,阐明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对于男风及男风中的同性恋情的看法。其次,以《弁而钗》、《宜春香质》的小说文本为依据,具体分析醉西湖心月主人一派通过这些男风小说,批判现实男风中的各种丑陋现象,颂扬理想男风中的美好行为,表达构建一个规范有序、情深义重的男风世界的愿望。第二章探讨《弁而钗》的叙事模式。醉西湖心月主人在《弁而钗》中借鉴了才子佳人的叙事模式,在才子佳人叙事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打造有情而有序的男风世界”的初衷,试图确定一个适合于男风小说的叙事模式。首先是关于《弁而钗》的人物设置。《弁而钗》将男子同性恋中的双方分为主动方和被动方,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才子佳人的人物设置,注重才、色、德的描写,但是,《弁而钗》突破才子佳人的设置,更多的强调男子同性恋中双方地位的平等、结合的自愿以及品质的高尚。同时,在描写被动方时,不仅像以往男风小说一样,突出被动方的女性化,而且注重突出被动方的男性气质,如《情侠纪》中的张机。其次是关于《弁而钗》的叙事操作。《弁而钗》在操作模式上以才子佳人小说的“一见钟情——传诗递简——幽期密约——洞房花烛”四部曲为基础,结合男风的实际进行相应改造,如把“洞房花烛”环节改为“世代同好”或“得道成仙”。最后是关于《弁而钗》的叙事模式对后来类似的男风小说产生的影响,如李渔的《无声戏》。第三章阐明《弁而钗》、《宜春香质》表达出的作者的创作理念。这主要有两点,一是劝世观,二是因缘观。劝世观主要体现为:作者在作品开头就明显提出劝世理念,即通过这个故事是为了达到某种教化目的;在作品中对性行为进行详细描述,企图达到以淫止淫和寓教于乐的目的。因缘观即因果报应,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同遭遇、不同结局,惩恶扬善,表明作者善因必生善果、恶因必得恶果的理念。实际上,这两种创作理念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醉西湖心月主人的这两种创作理念不过是顺应潮流的表现,所以通过分析《弁而钗》、《宜春香质》,可见当时一众小说作家的创作理念与创作心态。总之,通过《弁而钗》、《宜春香质》,我们可以得知明末清初时期,以醉西湖心月主人为代表的一派对男风的态度以及他们写作的男风小说所表达的内涵。
其他文献
<正> 涂4杯粘度计是我国涂料工业中普遍使用的粘度计。笔者最早见到此类粘度计是在1944年交大沈慈辉教授上课时,他出示一只黄铜的粘度计,即福特4号杯,是他在福特汽车公司工作
期刊
水声通信是当前唯一可在水下进行远程信息传输的通信形式,由于其在民用和军事上都有重大意义,水声通信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水声通信的特点、系统组成、
<正> 据我所知,高三学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對焦耳-楞次定律和远距離電能輸送的理解是十分不够的,具體表現在下述兩個方面: (1)我們知道,焦耳-楞次定律的數學表現形式是: Q=0.24I
<正>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上海商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上海连锁商业把发展现代商业业志同调整商业结构、满足大众化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本市零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11月在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住院的年龄≥60岁、既往无糖尿病史、入院前无糖尿病症状、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企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新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成为当今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
<正>静脉穿刺是临床输液、输血、临床检验用血等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能否做到一针见血,是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时的关键,同时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这
核物理学研究核结构和核反应,它在我们探索认识这个物质的宇宙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世界许许多多实验室建造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兴趣逐渐增长,这个领域中以前的许多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能够在网络上发表有关购物和服务的评论,如在大众点评网和亚马逊、淘宝网和京东商城等网站上传播观点和交流产品信息。因此了解网络口
佛教起源于印度,两汉之交,佛教东传,此后历经长期的发展,在与中国本土传统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和融合渗透中,佛教不仅大大丰富并发展了传统文化,而且它本身也成为传统文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