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2009-2010年我院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合并代谢紊乱、靶器官损害的状况;并观察其在回汉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材料与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宁夏人民医院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住院患者3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患者各种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及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检查结果(如颈动脉超声、心脏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脑CT/MRI等),进行代谢紊乱及靶器官损害评价。结果:我院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中:合并脂、糖代谢异常及高尿酸血症分别占68.0%、25.8%、22.1%;合并颈动脉增厚、左室肥厚、脑卒中、冠心病及慢性心、肾功能不全分别占11.0%、22.8%、9.3%、28.7%、12.3%、9.3%。回族患者尿酸水平高于汉族(P<0.05)、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汉族(P<0.05)。回汉靶器官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糖脂代谢紊乱及靶器官损害;回汉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及尿酸水平存在一定差异。第二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MSCT灌注成像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对照研究目的:①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MSCT灌注成像表现(灌注参数值的变化与灌注图的变化);②探讨MSCT灌注成像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③MSCT肾脏灌注各灌注参数值与实验室测定的m-Alb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资料与方法:97例研究对象(对照组35例、病例组62例),均进行MSCT灌注扫描和尿微量白蛋白及常规肾功能实验室检测。①测量肾脏各灌注参数值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②将对照组与病例组各灌注参数值进行比较;③将病例组各灌注参数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主动脉的TDC包括基线、上升支、高峰和下降支。肾皮质TDC包括一个波峰,但波峰较主动脉波峰低,而肾髓质TDC曲线初始上升时间向后推移,上升段比较平缓,波峰出现较延迟,其高度低于肾皮质。对照组双侧肾脏皮质和髓质TDC基本对称。肾皮质TDC上升速度比髓质快。病例组TDC双侧基本对称,波峰高度降低, TDC上升速度缓慢,上升斜率较低,曲线较低平。彩色灌注图可显示肾脏皮质变薄,血流灌注量减少。②35例对照组肾脏肾皮质BF为334.37±45.40ml/100ml/min,BV为20.18±5.83ml/100ml,MTT为4.13±1.32s,PS为58.18±10.45ml/100ml/min;肾髓质BF为136.33±20.71ml/100ml/min,BV为8.12±1.87ml/100ml,MTT为4.52±1.25s,PS为28.81±9.53ml/100ml/min。病例组60例肾皮质BF为203.43±40.71ml/100ml/min,BV为11.76±3.04ml/100ml,MTT为5.53±1.45s,PS为30.68±6.53ml/100ml/min;肾髓质BF为106.33±20.71ml/100ml/min,BV为6.23±1.53ml/100ml,MTT为7.97±2.16s,PS为20.37±7.09ml/100ml/min。高血压组肾皮质和髓质的BF值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组肾皮质和髓质的BV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组肾皮质和髓质的PS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血压组MTT延长,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5例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为10.50±6.40mg/L,病例组为18.20±6.70mg/L,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尿微量白蛋白与肾皮质和髓质的BF、BV、PS呈负相关(P<0.05);与MTT呈正相关(P<0.05),其中肾皮质BF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0.598。结论:①MSCT肾脏灌注成像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分析。②MSCT肾脏灌注成像能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皮质和髓质的血流灌注状态与肾功能损害进行定量评估。③MSCT肾灌注成像测定的肾皮质、髓质的灌注参数值与实验室测定的m-Alb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