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生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AS)。研究表明,AS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堵塞管腔,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在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病变中,70%为斑块破裂引起(包括糜烂、钙化结节或其他类型的斑块)。导致并发症危险与斑块易损性有关,易损斑块是指易于形成血栓或可能迅速发展为罪犯病变的斑块。研究表明,易损斑块进展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而且炎症是导致斑块破裂、促进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的关键因素。炎症反应越活跃,斑块越不稳定。深入研究斑块易损性的发生机制、检测手段和干预策略,使得易损斑块向稳定的方向转变,在预防急性心血管事件中有重要意义。目的:1.探讨易损斑块的造模方法;2.探讨血清炎性标记物与斑块易损性之间关系;3.观察依折麦布对血脂、斑块的稳定性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各20只。空白对照组(A组)2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对照组(B组)20只采用球囊扩张+高脂喂养制作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不给于药物干预。药物对照组(C组)20只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干预。所有兔喂养12周后均进行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妊娠相关性血浆蛋白-A(PAPP-A)检测。7天后处死所有实验兔,取出腹总动脉,观察斑块破裂与血栓形成情况,以斑块破裂局部形成血栓为依据,未形成血栓时不能判定为斑块破裂。采取苏木紫-伊红染色后,每组选取5个高倍视野进行病理分析测定动脉纤维帽厚度(FCT)、与内中膜厚度(IMT)、纤维帽厚度与内中膜厚度比(FCT/IMT)、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IT/MT)以判定斑块的稳定性,观测hs-CRP、MMP-9、PAPP-A与斑块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观察依折麦布对稳定斑块的干预作用。结果:1.共有14只兔未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5只死于感染,9只死于球囊扩张术中或术后48小时。12周后各组兔存活情况为:A组15只,B组15只,C组16只。2.12周后进行血脂及血清生物标记物检测:B组血TC、LDL-C分别为35.45±1.86mmol/L、25.45±0.77mmol/L,较A组的3.32±0.39mmol/L、1.97±0.07mmol/L明显升高(P<0.01),依折麦布干预后的C组血TC及LDL-C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7.70±1.11mmol/L、14.47±0.45mmol/L,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B组hs-CRP、MMP-9、PAPP-A分别为238.70±23.97ug/ml、247.60±18.23pg/ml、36.56±3.65mlU/ml,较A组的95.85±5.09ug/ml、117.61±4.20pg/ml、20.49±2.14mlU/ml明显升高(P<0.01),依折麦布干预后C组hs-CRP为155.47±16.08ug/ml,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组的MMP-9、PAPP-A分别为255.60±6.37pg/ml、37.78±2.99mlU/ml,与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病理结果:肉眼观察可见A组动脉内膜光滑,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B组动脉内可见斑块呈浅黄色斑块突起融合成片,15只兔有12只共13处斑块发生自发性破裂,破裂处附着血栓。C组动脉内可见斑块呈浅黄色突起,16只兔有15只15处发生自发性破裂,斑块破裂处附着血栓,表明成功建立了易损斑块模型。苏木紫-伊红染色后,镜下A组可见主动脉内膜光滑,内皮细胞完整,中膜由同心排列的弹性纤维膜构成,基质内可见环形的平滑肌细胞;与A组比较,B组动脉内皮下可见泡沫细胞,有斑块形成。纤维帽较薄,内皮下可见大量巨噬细胞侵润聚集。管腔内可见血栓形成。C组斑块形成,纤维帽较薄,可见大量巨噬细胞侵润聚集。内皮下间隙蓄积了一些脂类物质和坏死性物质,中膜弹性纤维层结构不清,细胞排列紊乱;其中B组与C组在FCT、IMT、FCT/IMT、IT/MT方面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三组兔血清hs-CRP、MMP-9、PAPP-A与斑块IMT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可见三项指标均与IMT呈正相关P<0.01结论:1.采用球囊拉网损伤动脉血管内皮结合高脂喂养,可建立与人类冠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特征相似的动物模型。2.三组血清hs-CRP、MMP-9、PAPP-A水平与斑块IMT结果呈正相关,提示血清炎性标记物浓度与斑块易损性有关,早期对hs-CRP、MMP-9和PAPP-A检测可识别易损斑块,有益于冠心病早期诊断及治疗。3.依折麦布作为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可达到强效降脂作用。但对于易损斑块炎性标志物的作用未见明确统计学意义,其病理结果FCT、IMT、FCT/IMT、IT/MT与模型对照组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其抗炎作用及稳定斑块作用需进一步证实。